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先驱不好当。数年前,当人们普遍将马斯克捧为“神”、电动车新创公司纷纷将硅谷视作“朝圣”的地方之时,或许没有人能够料到:特斯拉能够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当地时间6月5日,特斯拉2018股东大会在美国加州举行。这原本是一件极其严肃、甚至暗流汹涌的会议,马斯克本人及其三位亲信,也被投资人提议分别免去董事长、董事等职务。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But,“影帝”马斯克通过一番动(肉)情(麻)的演讲,最终化险为夷——不仅保住了位子,马斯克的哽咽&泪水,甚至让大多非铁石般心肠的人,无形中对其本人及特斯拉公司多了一份怜悯。

“我们是用爱造车的,不像其他公司都是市场部门、投资部门在驱动,他们没有灵魂。”在马斯克看来,尽管特斯拉还不完美、也犯过许多错,但就造车这件事来说,他们倾注了真心和灵魂。嗯,不多说了,说多了全是泪!

显然,这次股东大会,再一次将特斯拉推向了舆论的舞台中央。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特斯拉要“起死回生”了?

对于这个问题,聊哥在此并非想落井下石、一味地予以否定。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特斯拉身上,有一点迄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源于财务及市场端的巨大压力,特斯拉依旧还没有走出“破产”的边缘。

举个形象点的栗子,就跟大伙玩“吃鸡”游戏类似,马斯克仍身处在“毒区”,只是他很顽强,在继续向“安全区”的方向奔跑、没有停在原地等死。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对此,不久前我们也写过一篇《再见马斯克,你好特斯拉》进行了一番分析。总结来看,我们对特斯拉前景持悲观态度,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 连年亏损、特斯拉真的很“缺钱”。美国相关机构甚至预测,如果找不到新的融资渠道,特斯拉公司将只能维持几个月时间的运转。

2、 在华国产一事,足足推迟了五年之久。即便最终顺利国产,昔日的电动车“旗帜”在华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早已经今非昔比。

3、 从“国别”这一大的身份属性来看,中国借助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国家意志,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外资品牌,所无法改变得了的。

尽管从愚人节至今,不过两个月时间,我们不妨重新对以上三点进行一番评估。(愚人节的时候,马斯克曾在推特上就“破产”一事,进行过一番“自嘲”)。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首先,对于公司缺钱一事,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并未予以否认,不过他否定了市场对其将会进行新一轮融资的猜测。

他甚至乐观地表示,公司最快将在年底前实现正向资金流。对此,聊哥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一则,对于连华尔街投资机构和美国本土媒体都普遍不看好的事,我们有何必要一味地将其捧为“神”、无条件看好。

二则,据分析公司Second Measure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23%的Model 3订单已被取消。其中4月份马斯克表示Model 3的交付将推迟6个月至9个月后,当月就有约18%的Model 3开始退款。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在此背景下,即便马斯克解决了Model 3产能问题,恐怕也难以寄希望于靠Model 3这款走量车型,中短期内给公司带来财务上的正向资金流。

其次,虽然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梗”上,实施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产业政策,特斯拉有望在华独资建厂。

但通过本次股东大会上释放出的信息来看,特斯拉方面目前仍在与上海当地政府进行谈判,最快将于下个月达成协议并宣布。

且不说这一谈判的进度及最终结果如何,聊哥想强调的是,特斯拉入华国产一事,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据悉,五年前特斯拉就曾与上海洽谈过建厂,但时至今日都未能如愿以偿。简单地算个时间账,现在与中国政府谈判,即便是今年破土动工,从工厂建成到产品真正引入国产,最少又得几年时间!

国内的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们等得起,特斯拉真的等得起吗?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的,特斯拉你一美国品牌,想要在中国混得好,别说新能源汽车产业事关重大,即便是无关紧要的行业,也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

如果你特斯拉国产之后,对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大业,产生的冲击并不大,倒也没啥,真要是“副作用”太强,相关主管部门“搞”你的手段还不是信手拈来。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再说了,美国现在的大嘴总统动不动扬言要跟中国打“贸易战”,真打起来了,特斯拉这类美资企业首当其冲。

说了这么多,聊哥倒也不是跟特斯拉和马斯克过不去,只是现实摆在眼前,希望“钢铁侠”不要过于天真罢了。嗯,历经劫难,钢铁侠自己也感慨:梦照进现实,痛却真爱着。

马斯克落泪了,特斯拉却依旧过不好

说归说,祝愿特斯拉能“大难不死”吧。毕竟,对于英雄,无论是先驱or先烈,我们都需致以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