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2018年6月12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33周年忌日,33年前的这一天,华罗庚倒在了日本东京大学报告厅的讲坛上。

华罗庚这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明星,无论是建国前还是解放后,华罗庚都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网红”。

素有“中国兵工之父”的俞大维在组织策划“中国曼哈顿工程”时,曾遴选物理学家吴大猷、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等人商讨原子弹制造问题,确定由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具体主持策划这项工作,并带领王瑞駪、唐熬庆、孙本旺、李政道、朱光亚等人赴美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

华罗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为中国数学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和“人民数学家”等荣誉称号。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也具有极高的声誉,曾被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丹阳人。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之家。父亲华瑞栋,经营一间小杂货铺子,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0岁了,在那个时代,可以算得上是老年得子,夫妻俩把儿子当成了掌上明珠。

1922年,华罗庚从金坛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遇到了他人生第一位老师王维克,王维克曾在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上海大同学校和震旦大学求学,此时被聘回家乡任教。

王维克当过华罗庚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他很赏识华罗庚的数学才能,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向他介绍外面精彩的世界,华罗庚也经常到王维克家借书阅读,不懂之处向王维克请教,1925年,王维克去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有幸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

1925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无力升入高中,就到上海黄炎培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

即便如此,华罗庚也因拿不出高昂的学费而中途退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但华罗庚并没有放弃自学,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一面料理杂货铺的生意,一面坚持学习数学,自学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7年秋,华罗庚和吴筱元结婚,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在学校从事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性工作。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华罗庚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关节受损严重而导致终身残疾,走路时需要借助手杖的帮助。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论文,引起数学界的轰动,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被这篇论文所吸引,认为华罗庚可能是国内哪所大学的教授,当他了解到罗庚只有初中毕业文凭,而且全凭爱好而自学数学,深受感动并萌生了惜才爱才之心。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青年时期华罗庚

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云集了熊庆来、孙光远、杨武之、郑桐荪等著名教授,刚从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陈省身也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

华罗庚一边坚持研究数学,一边自学英文、法文、德文和日文,还抽时间旁听一些教授的讲课,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并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为助教,这在清华大学历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1934年9月,华罗庚又被清华大学数学系聘为讲师。

维纳教授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他与李郁荣密切合作,研究设计出了电子滤波器,并获得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权,维纳与李郁荣有着深厚的友谊,二人以后长达数十年的合作,都对彼此的学术生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维纳教授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注意到了华罗庚的数学潜质,遂把华罗庚推荐给了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教授。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惜才的哈代教授,对华罗庚的数学研究非常赏识,认为华罗庚两年内即可拿到博士学位,并对华罗庚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但华罗庚认为自己是来从事数学研究的,而不是为了取得博士学位,因此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数学研究上。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演算数学

哈代教授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分析学家,他的数学贡献涉及解析数论、调和分析、函数论等方面,一生著述颇丰,哈代教授在其《一个数学家的自白》中表达了他对数学的看法,这本书在西方数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两年,奠定了华罗庚一生数学生涯的基础,华罗庚深受哈代、李特伍德等数学大师的影响,而华罗庚在解析数论,园法与三角和估计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在剑桥大学进修时取得的,其中至少有15篇论文也是在剑桥时期发表的,其中一篇关于德国数学家高斯的论文,还为华罗庚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938年,华罗庚回到正处于抗日战火弥漫的祖国,受聘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担任教授,当时西南联大数学系的系主任,就是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教授。

当时的西南联大数学系汇集了一批颇具才华的数学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华罗庚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吊脚楼里,仅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并投交苏联科学院发表,但由于苏联正处于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直到1947年才在苏联出版了俄文版,此时距离成书已经过去了七、八年,拖延了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力。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与家人在昆明

《堆垒素数论》全书共分十二章,除西格尔关于算数数列素数定理未给予证明外,全书所有定理证明均包含在书中,这部学术专著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和李特伍德园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可以说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扛鼎之作。

在西南联大时期,华罗庚教授还撰写了20多篇各类数学论文,并大都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上发表。

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应邀赴苏联访问和交流,并于年9月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于1930年成立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并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部分。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各个学科领域最一流学者做最纯粹的尖端研究机构,是世界最著名的学术圣地,爱因斯坦、奥本海默,陈省身、杨振宁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学术研究。

1948年至1950年,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教授,当时尚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华罗庚,被推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同时当选数学领域院士的还有姜立夫、许宝騄、苏步青和陈省身。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

1950年春,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优厚待遇,携家人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阔别15年的清华园,此后不久,华罗庚取代段学复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成立不久,就开始筹备组建数学研究所,由苏步青教授担任筹备处主任,周培源、江泽涵、华罗庚,许宝騄担任筹备处副主任,按照惯例,应该由苏步青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由姜立夫出任,可见姜立夫在数学界的宗师地位,但实际主持工作的却是副所长陈省身,但姜立夫已经廉颇老矣,而陈省身远在美国,由筹备处主任苏步青担纲所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实际结果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华罗庚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其个中缘由,坊间传闻颇多,以致对华罗庚颇有微词,《竺可桢日记》中也有详细记载。

1952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并确定了数论、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研究、概率统计、拓扑学等研究方向,数学研究所所址就设在清华大学校园内。

1953年,中国科学院出版了中文版的《堆垒素数论》,此后又先后被各国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等语种版本,《堆垒素数论》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1955年,华罗庚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部学部委员,同时当选的还有苏步青、许宝騄、江泽涵、陈建功、段学复等数学达人,而姜立夫的落选,据说华罗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姜立夫曾将原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的部分图书资料运往台湾。

1956年,华罗庚又开始组织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也就在这一年,华罗庚凭借其1954年完稿的又一部学士专著《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华罗庚所著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一经公开出版,立刻引起国际数学界的高度重视,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将此书翻译俄文出版,1963年美国数学会出版了英文版,华罗庚的这部学术专著,再一次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评价,成为研究该领域必备参考和引用的书籍。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举行开学典礼,校址设在北京玉泉路中央党校内,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这所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大学,是完全依托中国科学院而创办的。

当时的办学方针就是“全院办学、所系结合”,中科院所有研究所负责人都兼任中科大的系主任,可谓是集中全国最顶尖的科技力量创办的大学,当然也有人质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高等教育大跃进的产物,而究竟办学成果如何?历史给予了最好的检验和证明。

文革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受到了冲击和批判,甚至被迫害致死,尽管华罗庚也曾被迫写检查并接受批判,但他的科研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相继撰写了《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方法评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本。

华罗庚亲自带队在全国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对促进群众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让华罗庚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普及《优选法》

1975年8月,华罗庚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时,因积劳成疾,第一次突发心肌梗塞,整整昏迷了6个星期。

文革结束之后,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的许多学术著作也相继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科学研究再一次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

1979年5月,国门刚刚洞开不久,华罗庚就到西欧进行了为期七个月的访问和讲学,他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数学界,也了解到国际数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1979年6月,华罗庚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从他1958年提出申请入党以来,已经整整过去了20年。

1979年10月,华罗庚当选第四届民盟中央副主席。1982年11月,华罗庚第二次发生心肌梗塞,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是由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倡议成立的,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一个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200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被更名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1984年4月30日,华罗庚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全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仪式,接受了美国全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华罗庚是1982年被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而且是美国全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获得这个荣誉称号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美国全国科学院遴选外籍院士需要由美国院士提名并提供学术介绍,而这两项主要工作都是由陈省身教授亲自担纲的,由陈省身为华罗庚撰写“学术介绍”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两人自清华园开始,就结下了一生的友谊,可谓是中国数学界的“双子星座”。

华罗庚:一个倒在大学讲坛上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讲学

华罗庚被紧急送进了东京大学医学部急救室抢救,但终因第三次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天晚上22时09分逝世,享年75岁。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自学成才的典范,其自学成才的励志经历,曾一直鼓舞着几代中国青少年,他从一个数学爱好者成长为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的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博大的胸怀提携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的推广,为中国数学科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