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有三类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近些年随着伴偶选择的话题,关于“女博士”一词也衍生出许多调侃,甚至有些冒犯的玩笑。可“女博士”并非是现代社会才诞生的“新物种”。前两天跟大家科普了“博士”一词的来源,那今天就来聊聊热门话题——“女博士”。

早在公元283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女博士。她在耄耋之年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学,在中国历史上以女人的身份首次获得了“博士”的称号。她就是宣文君。

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古代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她出生在宋氏儒学世家,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由父亲一手带大。因为家中也没有男孩,父亲便将毕生所学的儒家经典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唯一的女儿。父亲对她寄予厚望,常常嘱咐她说:“一般人家里会把最宝贵的财富传给儿子。我们家里没有男孩,你作为我唯一的传人可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些知识。不要让这些思想消失在这个世上,这是我能留给你最宝贵的财富。”

宣文君牢记父亲对她的嘱托,即使在动荡的年代里,也依然坚守着父亲传授的典籍,每天都会温习功课,从不懈怠。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白天打柴为生,晚上将父亲传下来给她的知识教给儿子韦逞。因为她的悉心教导,她的儿子韦逞长大后凭借自己的才华与修养,成为了前秦的太常。

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八十岁女博士的“出仕”

因时局动乱,前秦君主苻坚一直找不到懂周礼的人才。每次去太学,看到学生们没有礼乐课程上,觉得非常遗憾。苻坚的一位博士卢壶和韦逞相熟,便向苻坚推荐:“国家经过动荡后,大部分的教育课程都已恢复,唯独礼乐课程还没有找到符合资质的教授。我听说太常韦逞的母亲来自儒学世家,深得父亲的真传,精通《周官音义》。她虽年过八十,但依然耳聪目明,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苻坚听后便下令在她的家里设立了一个可以容纳120人的讲堂,让她隔着一层红纱与学生们授课,并尊称她为宣文君。从此,宣文君便成为前秦太学内“周官”科系的女博士。宣文君本身作为女人,在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下传承父亲的儒学思想,不是为了功名而去读书,从她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

究竟为了什么而读书

虽然早在东晋中国第一位女博士就已经诞生,可中国人在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和社会认同里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到今天依然时不时还会冒出来。这些标签化地性别刻板印象,常常让家长和孩子对于求学之路困惑和焦虑伴随一生:到底为什么而学?该学什么?该怎么学?纵观近代,许多学术大师切身的践行,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博士不在于称呼,而是真才实学

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可他却是清华的教授。当时清华也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便公派他去英国剑桥留学,希望他能“镀个金”拿个博士文凭。华罗庚去往剑桥后在校园各处学院教室去听讲,并没有按读博的课程来念。旁人问他:国家出钱让你来拿博士文凭,可你怎么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计学分的课程上啊!他却说:“因为读博士只能读一门功课。而做访问学者,哪门课程都可以上,我就可以多学些知识。我来剑桥,不是为了得学位,而是为了得学问的。”像华罗庚这样,不是博士却可以当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大师还有很多。既无文凭又无著作却被梁启超推荐给清华校长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身体力行“不要为虚名去钻某一学科的牛角尖”而去遍了欧洲的重点大学,每到文凭要到手时便离开的诗人学着梁宗岱。

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或是在日本勉强专科毕业却引领了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鲁迅;留学多年没有学历文凭但却革新了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的蔡元培,他们用切身经历践行了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历史选择,为中国后世学子树立了一座座熠熠光辉的丰碑。

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你知道是谁吗?

他们没有博士文凭,却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独树一帜,因为出于对学术的纯粹追求和研究成果,他们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与尊重。

他们用深厚的知识积累向世人说明了“博士”不在于称呼,而在于真才实学。当我们拿着各种标签不知如何与我们的孩子匹配时,当我们不断询问:到底该不该学?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我们不妨放下标签,从内心深处出发,与孩子一起问问为什么而学。那么以上问题,就会有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