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对财富的追逐从来就不是我的目标,我对资本运作没有兴趣,我唯一的乐趣就是工作,搞企业。”

“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一座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明艳动人的风景,抑或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而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江苏苏州,摄人心魄之处却显得与众不同。

历史上,苏州传统手工业曾因工艺细腻、制作精良而被称为“苏作”。上世纪80年代,苏南大地上遍布小钢厂。他们脱胎于乡镇企业,人员结构复杂,产品低端,管理粗放,在一轮轮竞争的大浪淘沙中沉浮。42年过去了,沙钢集团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而且发展壮大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71岁的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因而被称为“钢铁沙皇”。

“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在苏州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富豪。据最新统计数据,1月~11月份,沙钢集团净利润116亿元,利润总额152亿元(即11月份单月盈利15亿),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和230%。

但比财富更令人敬畏的,是沈文荣富而不颓,始终以更高层次的开放,集聚更高效率的全球资源,驱动沙钢向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沈文荣,演绎了乡镇企业变身500强的传奇。他有草根的韧性,钢铁的坚强。他用42年的锤炼告诉人们:光荣是怎样炼成的。

“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东北特钢重整方案即将收官

历时一年多,备受关注的东北特钢破产重整案,终于艰难迈入收官阶段。2018年1月2日晚,抚顺特钢发布了关于东北特钢破产重整案的《收购报告书》,并透露重整投资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锦程沙洲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程沙洲”)和东北特钢集团于近日先后通过了国防科工局、商务部反垄断局及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审批。

这意味着,东北特钢重整案将进入最后的执行阶段。中国首例民营钢企接盘重整地方大型国有钢企的案例即将获得成功。

2017年8月8日,东北特钢召开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了本次重整计划;3日后,大连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通过本次重整计划。

9月27日,国防科工局批复同意本次重整的军工事项审查;2017年12月18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回函通过本次重整的反垄断审查;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出具了相关批复文件,核准豁免锦程沙洲的要约收购义务。

在中钢网分析秦芬芬看来,这单历时一年之久的重整案,从债务规模来看不算最高,但是其重整难度却相当大,“一边是辽宁国资控股的国有钢企,一边是江苏地区的民营钢企。跨地区重整谈判外,管理人还要拿着方案与1000多家债权人谈判博弈,债权人中也不乏实力雄厚的国家队。最终能拿出各方都满意的方案实在不易。”

东北特钢如何改善经营,重整方案称,未来将采取的举措包括,继续保持并扩大航空航天、军工、汽车、核电等一流产品市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努力增加被国内外其他企业所占领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等;近期目标是通过1年-2年努力,全部实现达产达标;远期目标是大连、抚顺两个基地的钢、材产量要达到300万-350万吨。对于重整的重要意义,沈文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积极参与重组东北特钢,也正是为了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可以很好地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做傻乎乎的聪敏人

今年,沙钢42周岁,沈文荣71周岁,都不再是活力四射的青春少年,却都是最厚重最能焕发“第二春”激情的年龄。

对于外界来说,沈文荣低调而神秘。已经年过七旬,仍然操着一口难懂的苏南话,他是当今中国最大也最重要的商人之一,但却也是最让人陌生的商人。他中专毕业之后进入张家港一家轧花厂做钳工。10年之后,1975年,这家轧花厂自筹资金 45万元办起了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轧钢厂。1985年,38岁的沈文荣成为这家钢铁厂的厂长。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工厂中,沈文荣又用了 25年的时间把它铸造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

之前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惊讶于那地方的简陋,现在他是换了一个更气派一些的办公室,可是他的生活方式却并未改变。他不会开车,随身也不带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每天要工作多长时间。在早年间,每天早上六点半,他就会站在自己的工厂门口,跟每个进入工厂的工人打招呼,当面向每个干部布置工作。尽管他现在已经不再这么做,但是他可能仍然是沙钢最勤奋的人。他的秘书说,“从我的工作时间就能看出沈总一天大概要工作多久”。每天早上 6点钟左右,他的秘书就会开车到沈文荣家楼下接他,然后他要在 6点半就到达办公室。有时候,晚上 11点多他们才能一起离开办公室。

“一个普通工人要想见到沈文荣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上到他的办公室门外等,肯定就能见到他……排队的人里有厂里的干部,也有普通工人找他要诉苦。排到了就说几分钟话,迅速把问题解决。”据沙钢集团宣传部门的员工透露。

沈文荣的钢铁梦

这栋被命名为“科技楼”的办公楼高 85.99米——同进入 500强相比,沈文荣更为迷恋的是持久之道,似乎因此他对“ 9”也有了特殊情感,沙钢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捐出的第一笔款项总额是 8136万元, 8加 1是“ 9”, 3加 6也是“ 9”——在前楼的顶端是一个镀金的金葫芦,由沈文荣自己出的设计想法,“科技楼”这三个字也由沈文荣题写,字体清隽,不见霸气。在他办公室所在的 9楼,从任何一扇窗户望出去,都能看到沈文荣钢铁王国的一角,初次来访的客人,基本不可能不被他所看到的情景撼动。

他庞大的钢铁帝国位于长江之畔,即使仅仅开车走马观花地绕一圈,也需要两个小时。其间交错着水道和铁路。纵横在钢铁厂空中的繁复的管道中流淌着水、煤气和水蒸汽。身在其中,钢铁的魅力无人能够抗拒。仅仅是看到高大、宏阔的车间里,火苗色泽的钢铁在一道流水线上快速移动,就让人心醉。人在其间是渺小的,穿着暗红色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工人站在一排排的机器之间操作,像祭司站在威风凛凛的天神之前。

“春”回沙钢,江苏张家港“巨人”沈文荣的传奇人生

有一次,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跟沈文荣一同出国,沈文荣照例买了经济舱。他块头大,挤得难受,就靠在走廊里。倪德麟问:“沈老板啊,你现在也是个不小的老板,干吗这样亏待自己?”沈文荣坦然一笑:“能省点就省点,这些都无所谓的。”倪德麟评价沈文荣是个“天生会赚大钱却永远也学不会消费”的“钢痴”。但鲜为人知的是,近几年,沙钢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资金却近亿元。正是沈文荣这种难以言明的强悍基因,促成了沙钢野蛮的成长,也为其后来的一系列的收购活动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造就了业界惊叹的“沙钢速度”。

有人问:资本运作是当今许多富豪提升财富的手段,沙钢是否想过尝试一二?沈文荣回答:"对财富的追逐从来就不是我的目标,我对资本运作没有兴趣,我唯一的乐趣就是工作,搞企业。"沈文荣对沙钢有着更大的宏图,那就是,要让沙钢做到年产1000万吨,并进入世界钢铁企业20强,“这是我最后的目标了!”沈文荣的语气很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