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的需肥规律!

一、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蘖肥的施用时期?

第一次:扎新根即施用第一次分蘖肥,为全年总氮量的20—25%,碱盐地区应以硫酸铵代替尿素,防止返碱,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初。

第二次:分蘖肥要在5.5叶施用,即6叶伸展期,一般是在6月10日前后,用量为全年氮肥量的10%左右。不能晚于6叶,以免增加无效分蘖,造成群体过大。缺锌土壤要根据测土结果施入少量锌肥。施肥时要保持浅水2—3厘米左右。

应根据叶龄施用分蘖肥:3.1-3.5叶秧苗,插秧后3-4天左右内施第一次分蘖肥。3.6-3.9叶秧苗,插秧同时或插秧后1-2天内施肥。4叶露尖秧苗,第一次分蘖肥要在插秧前1-2天施入。切忌全田插秧结束后再施分蘖肥。

二、二遍除草要点?

水稻本田封闭灭草分两遍,第一遍是插秧前封闭灭草,第二遍是插秧返青后封闭灭草,那么第二遍封闭灭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1、施药时间是彻底返青后立即施药

不可过早,过早施药,秧苗受害,也不可过晚,过晚施药,杂草太大,药效不好。彻底返青的标志是地下大部分新根3厘米以上、地上第4片叶片展开。

2、施药时水层5公分,保持水层7天

缺水补水,水层不能过浅,过浅或落干处,无法达到封闭灭草的目的。水层也不能过深,水层过深,药液浓度过低,等于用药量减少,灭草效果会大打折扣;水层过深,淹没稻芯,水稻受害。

3、保持均匀施药

为了达到施药均匀的目的,如果用喷雾器甩喷,每壶药液最多施用2亩地;二次稀释,保证每壶内药液均匀。如果用拌肥或土撒施,载体(肥、土、砂)量每亩不得少于10公斤。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的需肥规律!

4、风大天气不施药

风大时施药,药剂会飘至下风头,造成施药不均,药害和药效差现象在一个池子里同时出现,因此,应该在没风或微风天气时施药。

5、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

如果稻稗危害重,选用莎稗磷+苯吡;如果阔叶泽泻慈姑雨久花危害重,选用丙草胺+吡扑西;如果水葱危害重,选择苯吡+霸稻(或助尔、或达将特);如果三棱草危害重,选择杜邦威农;等等。

6、用药量要准确

可以在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用量,但不可以盲目的成倍的加大用量,太大用量难免会对水稻造成伤害,因此,用药量要准确,才能在不伤害水稻的前提下达到灭草目的。

7、施药时加调节剂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施药时加调节剂,因为调节剂(例如奈丁酸、等等)可以提高药效20%以上,同时调节剂还可以降低除草剂对秧苗的伤害。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的需肥规律!

8、培育壮苗是科学合理灭草的前提

只有秧苗是健康强壮的,插秧之后迅速返青成活,才能立刻使用除草剂,才能做到杂草灭早、灭小、灭了,而且水稻苗抗药不受药害;反之,如果秧苗是病苗弱苗,插秧之后迟迟不返青,除草剂迟迟上不去,杂草快速长大,2叶以上杂草,封闭除草剂对其失去作用;因此说,只有培育水稻壮苗,才有机会做好灭草工作。

9、提高秧苗素质,增施生物菌剂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杂草群落发生变化,恶性杂草猖獗,我们只能使用霸道的药剂并加大剂量,这样势必会对秧苗造成伤害,为了减轻除草剂对秧苗的影响,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施木美土里微生物菌剂(目前最好的菌剂)和返青肥或分蘖肥一起施入,这样能有效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苗抗逆性、耐药性,保障秧苗在施入了大剂量的烈性的除草剂的情况下,正常地健康地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