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二(戲綵娛親)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根本源泉,我們學習和了解孝道,不是說一定要我們像古人那樣,為了父母生存而把自己的孩子埋掉,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將寒冰融化而獲得鯉魚,而是讓我們學習古人至親至孝的品德!



二十四孝圖:二(戲綵娛親)

《太平御覽》卷四一三引師覺授《孝子傳》:“老萊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同烝烝,淳厚的樣子)。常著斑爛之衣,為親取飲,上堂腳膚(音diē,膚是腫,疑為跌誤),恐傷父母之心,因僵仆,為嬰兒啼。

釋義

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年近七十,父母尚還健在,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的人還常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腳腫的厲害摔倒,怕父母傷心,便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