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四個注重”做好黨外知識分子能力素質提升工程

一是注重一線培養。創新建立了黨外人士一線培養選拔機制,將重建脫貧“雙攻堅”等重大工作一線作為黨外知識分子實踐鍛鍊基地,市委文件明確規定:選派參加全市掛職鍛鍊的幹部中,由統戰部門統籌推薦的黨外幹部比例不低於10%。近年來,通過“千名幹部下基層”“千名後備幹部一線應考”“大規模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等活動為載體,已選派了120餘名黨外知識分子到急難險重工作一線培養鍛鍊。同時,積極與省委統戰部、市委組織部溝通協作,選派了30餘名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參加省、市、縣各級上掛下派和交流任職。

二是注重院校培訓。創新採取“市內+省外”“社院+高校”的培訓模式,以省級調訓、黨外中青班、黨外培訓班為主線,將黨外知識分子培訓點擴展到市外、省外更高層次培訓基地,進一步拓寬黨外幹部視野,提升培訓實效。近年來,在延安、成都、廣安等地舉辦了5期黨外人士培訓班,累計培訓黨外知識分子200餘人次,選派了80餘名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參加北大、復旦、廣州社院等省級以上高校、社院的培訓,提升了黨外知識分子的素質。

三是注重儲備安排。進一步完善全市黨外知識分子數據庫,儲備了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黨外知識分子1200餘名,實行動態管理。近年來,向省委統戰部推薦歐美同學會會員、歸國留學人員、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建言獻策信息聯絡員等80餘名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同時,以換屆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政治安排和實職安排力度。目前,全市黨外知識分子中有6名擔任副廳級領導職務,有65名擔任縣處級領導職務;安排了全國人大代表1名,全國政協委員1名,省人大代表6名,省政協委員11名,市人大代表56名,市政協委員108名。

四是注重作用發揮。積極發揮黨外知識分子“人才庫”“智囊團”的獨特優勢,圍繞中心工作,形成了《關於加快推進雅安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的建議》等調研文章150餘篇,提出建議意見400餘條,部分建議轉化成了黨委、政府的決策依據。同時,引導黨外知識分子以“同心惠民”行動為載體,在貧困地區開展講座培訓100餘次,培訓人員800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300餘人次,贈送農業技術讀本4000餘冊,開展免費義診6000多人次;扶持200餘戶貧困戶發展油茶2200餘畝,年產值1300多萬元,幫助每戶平均增收6000元/年;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在貧困地區實施了玉米核桃等農作物高產技術指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8個,爭取到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並向貧困村提供了扶貧資金40萬元。(雅安市委統戰部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