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裡·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湖南軍工:全省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湖南是軍工大省,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重點省份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軍工在廢墟中起步、在艱難困苦中探索前行、在經濟變革的浪潮中轉型發展,一代又一代湖南軍工人懷著強軍報國的崇高理想和獻身國防的堅定信念,勠力同心、忘我奉獻,創造了湖南軍工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空導彈;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提供核原料;研製駐港、駐澳部隊列裝;圓滿完成建國五十週年、六十週年閱兵武器裝備保障,以及載人航天、嫦娥探月、亞丁灣護航等重大工程關鍵配套件的科研生產任務;在保障國產首艘航母和首艘萬噸級驅逐艦成功下水,建軍90週年朱日和軍演,國產C919大型客機、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成功首飛等“主戰場”,都有湖南軍工的身影。

在廢墟中艱難起步

湖南兵器的歷史起源可遠溯至商周時期,進入近現代,駱秉章任湖南巡撫,他督辦軍務、治軍平亂,於1852年在長沙開設火藥局,開啟了湖南熱兵器製造。後經清末、民國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三個時期,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土地革命鬥爭時期,湖南的軍事工業或建或毀,依時局變遷而跌宕,輾轉遷徙以延續,但總體上日益蕭條。到1938年時,因抗日前線急需槍彈,國民黨兵工署遂在湖南株洲建立臨時廠房,安裝機器,生產槍彈。當年4月,又決定將株洲兵工廠的製造槍彈機器運往重慶,籌建第25工廠。株洲兵工廠的殘餘部分,後建制為兵工署第11兵工廠。到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湖南軍工僅存株洲兵工廠及辰溪分廠,幾幢殘房陋壁,數百臺鏽舊設備,以及千餘名職工。

新中國成立後,湖南軍工開始了新佈局。在對原國民黨政府遺留的兵工廠進行改組、調遷、合併及補充的基礎上,相繼新組建了一系列大型軍工廠。其中原株洲兵工廠改名為中央兵工總局中南兵工局株洲二八二廠(代號282廠)。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江南機器廠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指示,將282廠遷至湘潭,後發展為江南機器廠。留下部分人員和設備,在原址基礎上改建為航空發動機廠,定名為國營第三三一廠(代號331廠),漸漸使湖南在兵器和航空工業領域成為當時全國較有影響的地區之一。但那時的條件極其艱苦,廠房都是建在廢墟上,設備也粗陋不堪。因為保密的需要,當時的軍工廠、軍工任務多使用代號,第一代軍工人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鮮為人知,甚至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們所做過的工作。但靠著“吃得苦、霸得蠻、敢為人先”的精神,湖南軍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長沙航空工業園

1954年,由湖南軍工自主製造的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空白。1955年,全國第一支鈾礦地質隊在長沙成立,歷經3年多的艱辛,跋涉三湘四水,在湖南境內發現了豐富的鈾礦資源。1958年,湖南率先興建起我國最早3座鈾礦山中的2座。經過4年不懈努力,1962年9月,衡陽鈾水冶廠提煉出合格的核原料,填補了我國核工業鈾原料生產的空白,譜寫了我國核工業鈾水冶純化從無到有的新篇章,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提供了核原料,標誌著湖南軍工由一般常規武器生產進入到尖端武器裝備領域。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通用航空發動機生產現場

在困苦中探索前行

1964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我國東南沿海發動攻勢、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作出了“三線建設”的戰略決策。將我國生產力佈局由東向西轉移,在中國中西部地區13個省、自治區開展起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從1964年至1980年,貫穿3個五年計劃,國家在三線地區投入2052.68億元巨資,佔同期全國基本建設總投資的40%多;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數千萬人次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號召下,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江麓塔機,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曾獲國家建機行業唯一金獎

在此期間,湖南建設了多個大三線(部屬)軍工項目和小三線(省屬)軍工項目,還建設了6個民用工業項目,到20世紀七十年代末,湖南區域內70多個軍工企事業單位星羅棋佈,逐步形成以工業重鎮為中心,倚山臨水,輻射整個三湘大地的新的湖南軍工雛形。擁有固定資產20多億元,職工13萬多人,形成了從研究、設計、製造到維修維護服務的完整體系。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根據黨中央“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指導方針,湖南軍工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調整與改革。一方面,對軍工企業佈局和軍工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優化,使得湖南軍工的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這一時期,響應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湖南軍工成功研製了多個系列多個型號的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為陸、海、空、二炮部隊及其他各技術兵種提供了多種常規和尖端的武器裝備。技術基礎和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先後完成科研項目2000多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900多項。另一方面,為實現軍民結合、以民養軍,在保持軍工生產的同時,一批面向民用市場、軍技民用的企業應運而生,極大地推動了尖端軍用技術成果向民用民生領域轉化,對促進地方經濟建設、更好地惠及民眾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到2000年,由湖南軍工企業開發的民用產品達40多個系列400多個品種,涉及到能源、交通、通訊、輕工、化工、醫藥、材料、冶金等多個領域,其中50多種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80多種產品可替代進口,向民用部門轉移軍工技術300多項;同3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100多種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研製生產了汽車、工程機械、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新能源裝備、民爆器材等一大批支柱產品,其中282廠生產的奧拓汽車、331廠生產的南方雅馬哈摩托車、861廠生產的白雲冰箱、湘華機械廠生產的松鶴牌自行車等,在三湘大地家喻戶曉。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輕質高強結構材料實驗室化學氣相滲裝置

在轉型中飛躍發展

進入新世紀,湖南軍工緊緊圍繞黨和國家“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的戰略部署,打破行業、系統藩籬,依託全省經濟科技力量推進軍工自主創新,吸引民用資源參與軍工重組,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切實加快了轉方式、調結構步伐,湖南軍工開始飛躍式發展。用湖南老軍工的話說:“這一時期湖南軍工爭取到的國家投資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效益最好、職工實惠最多。”

據統計,“十五”期間,全省軍工投資是“八五”“九五”投資總額的3倍多。從2004年到2009年,湖南軍工共承擔重點科研任務500多項,其中獲部以上科技成果獎85項。2008年,全省軍工經濟總量已是2003年的3.87倍,增幅每年在兩位數以上,利潤總額突破10億元。民品產值佔比達到全行業總產值的70%左右。到2009年,湖南軍工已在中小航空發動機、履帶式車輛、燃氣輪機、飛機起落架、低空飛行器、衛星通信、核勘探、核礦冶及核電材料、動力傳動、航空制動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優勢和研製能力。高新裝備科研生產、軍工核心能力建設、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等各項重點工作均取得新突破。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殲10-1

到“十二五”末,全省共有軍工及軍品配套單位141個,職工總數20多萬人,歸口管理民爆生產企業4家、民爆經營企業19家、民用船舶企業96家。

2016年,全省軍民融合產業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千億元,湖南軍工主要單位工業總產值居全國第11位。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涉軍企事業單位176個,形成了以核、航空、航天、特種裝備製造、船舶、民爆與化工等6個主導產業為骨幹,以新能源、新材料、軍工電子信息等特色產業為先導的軍民融合特色產業格局,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衛星應用、新能源、新材料等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突出。長沙中電軟件園、株洲航空產業園、湘潭經開區、岳陽城陵磯新港區、衡陽白沙綠島產業園等軍民融合產業基地正快馬加鞭建設。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北斗船載型用戶機應用於岳陽水務局挖沙船管理系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防軍工非常重視,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於2017年1月22日成立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湖南軍工趁勢而上、率先行動,2017年6月18日,9家軍工央企領導齊聚長沙,出席湖南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會,簽下35個大單,總投資211億元。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在推進會上表示,作為軍工大省,湖南正在進一步推動軍工企業融入地方經濟圈、地方企業融入軍工產業鏈,著力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軍民融合產業集聚區。

(選自《新湘評論》)

相關文章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本週熱文

「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芙蓉国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湖南军工:全省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