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分享|千年不朽|從臨邛古城孕育成長的文君故事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邛崍青年

有態度 ,有溫度, 點擊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攝影/胡永全

從臨邛古城孕育成長的文君故事

文/雙溪河

清代詩人吳江寫道:“長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來第一州”。這似乎折射了邛崍的地理位置與其地位的不同尋常。邛崍,古稱臨邛,成都平原西南角。古老的䢺江從西北而來,繞過半截古城後與文井江、白沫江匯成南河,擁抱臨邛古城後便向東滔滔而去。臨邛古城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從古代圖記所得,形如龜狀。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產生在這一片土地上

古老的文君公園在現代化的高樓之間。我站在園內想了許多:這個故事的成長,經歷了何其漫長的過程,不知有多少人為之動情與揮毫。是文君的美麗相如的才情?雖然靜靜的池水沒有一點波紋,綠意尚存的臺痕也沒有微微的潺動,但我想那答案應該是明確的:是,又不完全是。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文君作為女性,或者說作為特殊的女性,寄寓了不同類型之人的思想與審美。題臨邛的詩詞不少,山美水美,但最終還是人美,文君美。委婉也好,直白也罷,都表現了詩人詞人之人文情懷。

有仰慕者,認為文君為一個性格美人;有崇尚者,對多年的禮教厭倦之極,對文君不拘禮節的種種行為,移情而書之贊之;有隻關懷才子佳人故事本身的,自己嚮往之。如此等等,都從不同層面傳達了人性的良性情緒。

直到今天,還有無數的人們仍在抒發與文君與相如相關連的叢叢心緒,蓬蓬心志。這種久存於人世間的情懷特徵,讓臨邛古城被厚重的文化氣息包裹得嚴嚴實實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從工廠命名到產品包裝,從酒店文化到吃食品種,從產業發展到旅遊規劃等等,都把文君這個地域有限而又極為特殊的文化現象容納其中

作為女人,能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還有如此的魅力,如此讓人鍾情,如此讓人評說,其深層的原因無不與中國文化的發展相關連,無不與文化的心理結構相關連。

如果說,卓文君是因為有了《白頭吟》《訣別書》《怨郎詩》等才卓爾不凡,我認為這僅僅是一點點理由。翻翻文學史話,像這般有才情的人不在少數,而單單文君留名,這無論如何也是說之不通的事實。

其實,正是因為對人之本性的探索和關照不止的因由,我們的文化才變得如此的豐富和深厚,才成就了文化的高山,才組成了文化強大的連貫性。如此,才有了文君的故事發孕和傳承。才子和佳人的故事,才被無限地誇張和放大。讓這種普通的愛情故事,成了特殊的文化現象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長此以來,對卓文君文化現象的探索或者評說,無非是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們,承認其行為的合理與合情。

黃庭堅《滿庭芳·茶》中寫道:“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真真實實地寫出了詞人的心路密跡。

吳中四傑之一的高啟寫道:“妾愛看花下渚宮,郎思沽酒醉臨邛”。妾在身邊,卻思文君。思就思吧,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思無過。可“醉臨邛”就有些過頭了,賴著不走,這讓文君咋辦?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所以,對文君文化的張揚,是一種對人性的張揚。張揚之後,就會有人站在了合情合理的邊緣,就會有人默默地守候著關於卓文君的種種情結,就有人依“道”而行。

許久之後,就有人巢臼其中。承認了,接受了,文化的發展就多了一點內涵。所以,直到今天,我才在䢺水之邊,悟出了臨邛古城 “古”之深意才看清古城在歷史演進中的地位和不朽的原因也才發現古城在民族文化中的一席之地

秦統一中國,巴蜀首建了四個城池:成都、郫縣、臨邛、江州(今重慶市)。

臨邛作為城市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文明程度在當時是極高的,應該有不少的人想擠身其間。可見,文君故事,不是鄉野傳奇,堪比後來的京華舊事,金陵傳奇,秦淮韻事。因為它發生在當時的大都市。如果發生在鄉野村落,這故事一段時間之後早已被世間的滾滾紅塵淹沒了。

所以城市文化對文君故事起了極大的發酵作用。回頭望望,中國文化是以城市文化為引領的文化。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再說,川西平原,天府之國,富庶天下。

文化的連續性,至今仍舊顯著。這或許是文君故事能流傳久遠的另一層原因。地域的特殊魅力成就了一段美好的都市故事。因為這裡生活著密集的人群,村落與村落相連,人們在白天夜晚相往來,在月亮下講一講卓文君的故事是很自然之事

物質的富裕讓人有更多時間擺談一些人文事件。人們會反覆體會文君故事的感人之處。去會意至深情懷,挑逗的妙處,私奔的言外之意。文化的連貫性,讓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佳話,也有了流傳的連續性。這與“花間詞”產生於偏安富庶、人文薈萃、較少戰爭、易於保存的川西大地同是一理。

普普通通的男女戀愛故事,之所以一再地讓人去欣賞去效仿,這與臨邛古鎮文化的高度發達相關連。臨邛周圍上百公里的範圍之內,先後有那麼多不朽的人文事實鋪陳著臨邛與周邊的時間和空間,讓人為之翹首自傲。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臨邛古為州郡,轄縣幾處,州內州外文化璀璨。生於犍為的楊雄,曾拜司馬相如為師,離臨邛只有三十餘公里的地方,有李氏密者,其《陳情表》言盡孝道,感懷尤深,千古名作,一朵奇葩。

嚴君平為臨邛人士,悟道至深,長安坐道,影響深遠。至今,有人說,世界易學在中國,中國易學在四川,四川易學在邛崍。且不說這一論斷正確與否,只說其一種易學氛圍,在臨邛頗為濃厚,則是毋庸置疑的。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據考證,太極圖為宋代臨邛人張行始畫,可見臨邛人文化造詣極高。長壽文化的代表人物彭祖生於彭山,離臨邛幾十公里。茶文化的代表人物吳理真生於名山,與臨邛相鄰。道教文化的發源地鶴鳴山在古臨邛境內,䢺江上游。

三蘇生活在眉山,離臨邛不遠,是州與州相連的事,屬於同一種文化圈。楊慎為成都人,後居於臨邛。後來的郭沫若、巴金、李劼人都離臨邛不遠。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諸葛亮攻打狄夷的諸多故事,還在臨邛流傳。堪輿大師袁天罡任邛州火井縣令,辭世後葬於今邛崍的油榨境內。邛崍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地方火井一詞源於臨邛

這個古城文化為中國文化史貢獻的詞語有這樣一些:琴心相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子虛烏有(司馬相如《子虛賦》)、望風披靡(司馬相如《上林賦)、家徒四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千金買賦(李白《白頭吟》),另外還有量金買賦坐上琴心等等。

所以,歷史上,臨邛文化圈影響是巨大的。正因為如此,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文化事件,才有倖進入了文化層面,讓文化人在情緒激揚與失意時,都可藉此傳達他們的情緒和情懷。

歷史上,臨邛為商城,其父卓王孫就是大企業家,大商人,以經營鐵業為主。其冶鐵技術堪稱一流。當時臨邛的商業高度發達,影響甚遠。臨邛又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再後來的茶馬古道,如今臨邛境遺蹟甚多。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鹽、米、茶葉、邛竹、邛陶等不斷髮往南方各處及東南亞等地。人來人往,客來客去。

除了與商人一路隨行的物什而外,他們還帶走了臨邛的文化。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與他們一路相隨,流向了遠方。

歷史上的文化大家多有關注:陸游感懷這一故事,觸景生情,寫有《文君井》“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幾度上琴臺,青鞋自笑無羈束,又向文君井畔來”

馬致遠對文君故事心情複雜,有小曲《四塊玉·臨邛市》:“美貌娘,名家子,自駕著個私奔車兒。漢相如便做文章士,愛他那操兒琴,共他那兩句兒詩。也有改嫁時。”如此讚美者甚多。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這就將文君故事不斷推向文化高處與深處,成就了文君故事連續的文化意義。

瑞士人榮格認為陰性靈魂相被男性進行了無意識人格化,每個男人自身都帶有永恆的女性形象。而文君靈魂相是長時期潛伏男性心中的美女原型。

這就是文學中美人主題之所以千年不衰的“因此”所在。於是,文君故事千年不朽千年有味千年風流

往期精彩回顧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青·分享|千年不朽|从临邛古城孕育成长的文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