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的冷思考

“互聯網+”,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後,已迅速成為萬眾矚目、炙手可熱的一個組合詞。一時間,“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旅遊”等,各種“+”甚囂塵上。特別是“互聯網+教育”,更成為時下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一直飽受詬病的中國教育,前面戴上互聯網這個時髦的帽子,似乎一下子就華麗轉身,完美升級,成了耀眼的明星了。

“互聯網+教育”的冷思考

“互聯網+教育”究竟是什麼

時下有一個流傳較廣的有關“互聯網+教育”的謬誤,認為互聯網+教育=在線教育。這個說法,片面理解了“互聯網+教育”,大大收縮了“互聯網+教育”的外延與內涵,其實還是誤入了“+ 互聯網”的思維模式。

筆者認為,“互聯網+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質特性的基礎上,用互聯網思維及行為模式重塑教育教學模式、內容、工具、方法的過程。

“互聯網+教育”,從本質上看,是對傳統教育的底層重構,從應用形態上來看,有“互聯網+教育管理”,有“互聯網+課程”,有“互聯網+教學”等,絕非在線教育所能完全包容的。

“互聯網+教育”,首先要建設滿足教育應用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出臺後,各地自上而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通兩平臺”建設,這些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成,為國家的“互聯網+教育”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當前情況來看,“互聯網+教育”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互聯網+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過組織協調隊伍,充分發揮教育人力、財力、物力等因素的作用,利用教育內部各種有利條件,高效率地實現教育管理目標的活動過程。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與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進程。

“互聯網+教育管理”在現階段可等同於教育管理信息化。但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互聯網+教育管理”應該是更高形態、更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

目前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還處在典型的“教育管理+互聯網”階段,基本表現為信息的網上發佈,檔案的電子歸集,所謂的“無紙化辦公”,也只不過是將傳統的紙上信息加工簡單地變為電腦加工而已,本質上沒有變化,並未從管理科學的角度,依照系統論和互聯網思維從底層重構管理流程。

如果用“互聯網+”模式來改造傳統的教育管理,首先應從底層,從基礎數據層來構建管理模型,即從人員(學生、教職工、管理人員)、校產、資源等所有教育體系構成元素中採集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平臺,構成教育管理的基礎平臺。

底層管理技術平臺具備後,管理體系的重構將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重構包括管理機構的調整、管理層級的變化、管理制度的更新、管理流程的再造與優化等。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從底層技術平臺依託(硬件層面)到人事制度(軟的層面)都必須用互聯網時代的行為模式來重塑。這才是“互聯網+教育管理”的變革方向。

互聯網+教師

互聯網+教師,是互聯網環境下教師如何適應和如何應對新形態新挑戰的問題。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植入“互聯網基因”。教師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技能。二是教師的教學組織形態要適應“互聯網化”。要能夠實現從固定時空教學到在線教學,從單一模式教學到多種模式或混合模式教學的轉變。三是“教學眾籌”等新型教育行為模式會出現。通過互聯網匯聚具有多種教學專長的各類教學人員,共同協作分工,從而完成某一大型教育教學項目的眾籌模式,也許會成為未來教育新常態。教師通過互聯網貢獻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技能, 可以使自己的教學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互聯網+課程

互聯網將讓課程內容、課程外在形態、課程組織方式出現革命性的變化。互聯網資源很豐富,因此學校課程內容將大大拓展,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領域前沿知識都將快速刷新目前正在開展的校本課程,並改變統一課程內容陳舊的現狀;互聯網技術的滲透、課程的外在封裝形式會更先進、更立體,富媒體化、可視化、智能化、交互性成為互聯網課程的特質,學習內容將更直觀清晰、更人性化;傳統課程組織和教材編寫過程封閉、冗長,在互聯網中,課程單元的組織和編寫也許會像維基百科一樣,採取開放式組織形式,由一群具備相應資歷併合法註冊的專業人士,藉助網絡平臺,協作組織、編寫、封裝等,使得互聯網+課程更全面、更科學、更多元。

互聯網+教學

依託互聯網,教學已不囿於固定場所和固定時間。關鍵是,教學的外在形式和組織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沒有圍牆的學校、沒有課桌的教室、沒有教師的課堂,都可以是“互聯網+教學”的新型組成方式。另外,傳統教學中由教師組織和主講的形態,可以變成學生打破時空限制的自主學習,以及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探究學習,如翻轉課堂等。在這樣的組織形態下,可以實現教師的差異化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互聯網+學習

依託互聯網,可實現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互聯網+學習”的幾個主要特徵:一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支架支撐學習;二是學習資源讓學習活動充分延展;三是即時反饋工具讓學習效果得到監控;四是大數據積澱讓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這樣的學習, 本質不在於隨時隨地學習的表象,而是學習的觀念和形態的巨大變化。學生從學習的客體真正轉化為主體,帶著強烈的主觀意願去學,帶著問題學,以自己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學,以與自己吻合的學習習慣去學,效果當然不是傳統學習所能相提並論的。

“互聯網+教育”之下的冷思考

“互聯網+教育”的時代正在到來或已經悄然走近,如何面對新形勢,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正確認識“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教育”,可以產生智慧教育,可以產生個性教育,可以產生開放教育,因此勢必對相對保守固化的傳統班級制教育產生衝擊。

“互聯網+教育”,並不是傳統教育的對立面和掘墓人,而是傳統教育的改造升級版,是對傳統教育的傳承與揚棄,會繼承和強化傳統教育的優勢,摒棄傳統教育中低效率、反人性、不公平的一面。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只是教育在歷史長河中的一種形態,教育會發展,會永存。“互聯網+教育”是人類發展到互聯網時代, 教育與技術的一個最佳契合點。不要排斥,不要恐懼,應以互聯網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接納和擁抱“互聯網+教育”,迎接“互聯網+教育”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與挑戰。

不應以“互聯網+教育”之名行保守教育之實

教育信息化推行以來,各地積極踐行,對教育教學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形式主義、表面文章的做法。例如,中小學“校校通” 了,管理者的思維還未通,課堂“班班通”了,但教師的方法還未通,平臺上學習空間“人人通”了,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路徑無法通。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的做法,將傳統的教育模式、體系搬到互聯網上,完成簡單的“技術複製”,但並無結構性變革,無教育內核的更新,就不是“互聯網+教育”,至多隻是“教育+互聯網”。甚至只是“新瓶裝舊藥”,是僵化落後教育的“易容版”。

又如,有的學校有了交互式教學終端,教學還是用簡單的PPT投影,缺乏教學互動;有的學校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卻只能在紙質閱讀材料裡去探索;有的學校校校通、班班通了,常規教學中卻切斷網絡,禁止使用任何移動設備,即使偶爾通了網,也只是讓學生下載考試題,等等。這些都是與“互聯網+ 教育”相違背的做法。

致力於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

毋庸置疑,在“互聯網+教育”的新型環境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水平、信息化綜合應用能力,都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應對新形勢,教育部於2014年5月出臺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明確提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教師必備專業能力”,對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和“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發展”3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充分說明,不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教師已不能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形勢,沒有合格的信息化師資,“互聯網+教育”只能是空談。

結語

“互聯網+教育”的浪潮席捲而來, 代表了教育發展的趨勢。順應時勢,認清本源,積極作為,應是大時代中我們每位教育人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