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RQFII鬆綁吸引外資 投資A股路徑之爭“白熱化”

21世紀經濟報道 陳植 上海報道

導讀

QFII、RQFII鬆綁吸引外資 投資A股路徑之爭“白熱化”

QFII、RQFII鬆綁吸引外資 投資A股路徑之爭“白熱化”

QFII、RQFII鬆綁

隨著QFII、RQFII操作流程放寬,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開始研究如何藉助QFII、RQFII與滬股通、深股通的各自優勢,進一步挖掘A股投資機會。今年截至目前,境外機構通過QFII、RQFII、陸股通、債券通等渠道增持的中國股債規模已累計超4000億元,未來將繼續擴張。多數海外投資機構認為中國將持續完善QFII/RQFII交易制度,吸引更多外資進入A股市場。(包芳鳴)

他所說的外匯管理改革,是6月1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以及人民銀行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取消了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與3個月本金鎖定期規定,並允許QFII、RQFII資金對其境內投資進行外匯套保,對沖其匯率風險。

兩大路徑引資爭奪戰

在選擇投資A股的操作路徑時,機構內部經過多次討論,最終決定採取滬股通、深股通渠道。究其原因,QFII、RQFII在實際操作環節還存在不少痛點。

一是QFII、RQFII採取額度制,導致擁有QFII、RQFII額度的部分券商或海外大型金融機構開出較高的額度使用租賃費用,其費率遠高於滬股通、深股通,不符合ETF低費率的操作特點。

二是此前相關部門要求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且完成3個月本金鎖定期,不便於歐洲機構投資者資金“自由”進出。

三是在滬股通、深股通渠道下,海外機構可以在香港尋找外匯衍生品規避美元、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但QFII資金進出都採用美元結算,期間缺乏匯率風險對沖操作,往往造成額外的投資損失。

但他認為,隨著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與資金匯出限制被取消,海外投資機構借道QFII 、RQFII渠道投資A股的興趣將會迅速提升。究其原因,一是相比滬股通、深股通投資範疇集中在滬深股票市場特定指數成分股,QFII、RQFII的投資觸角擴展至股票、優先股、債券、基金、股指期貨、資產支持證券、新股申購、股票增發、交易所債券等,為海外投資機構多元化投資策略創造更大操作空間;二是上述政策進一步打消外資機構對QFII、RQFII操作流程不便捷的顧慮。

不過,當前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已經注意到QFII、RQFII與滬股通、深股通存在較大的交易制度差別。以滬股通為例,這種名義投資者與多級託管交易制度比較適合歐美金融市場的操作慣例。而QFII、RQFII依然側重一級託管與實名制開戶穿透式監管,難以兼顧境外投資機構對交易信息私密性的要求。

此外,多數境外投資機構發現滬股通、深股通可以直接尋找交易對手完成交易,但在QFII、RQFII渠道下,他們需要藉助擁有QFII、RQFII額度的券商或海外金融機構代理操作股票買賣交易,有時會影響交易效率。

海外機構“揚長避短”

具體而言,由於滬股通、深股通渠道只能投資滬深兩市特定指數成分股,這些海外投資機構通過滬股通、深股通渠道買入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一籃子A股股票同時,藉助QFII、RQFII渠道買入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對沖上述持股的價格波動風險,鎖定無風險套利收益。

此外,部分新興市場對沖基金正在研究A股指數增強型的量化投資策略——一面通過滬股通、深股通渠道買入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一籃子A股股票同時,一面藉助QFII、RQFII渠道買入存在較高上漲潛力的個股,創造跑贏A股指數漲幅的超額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