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後飲食指導

胃癌術後飲食指導

2008年WHO報告:在全世界範圍內,胃癌的發病率在下降,由1975年的世界第一位腫瘤下降為2008年的世界第四位腫瘤。但是,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仍然在上升,它是我國的第二位腫瘤。2008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數989600例,我國新發病例數463000例,佔其中的46.8%,我國胃癌的發病數與病死數均接近全球胃癌患者數的一半,而我國人口只佔全世界的18.8%。

一、能量及營養素需求

二、飲食原則

胃癌患者手術後飲食指導原則可以概括為“少食多餐細嚼慢嚥、終身補充、保持體重 ”16個字。

1.少食多餐:生理情況下,胃的容量可以大到5000ml,因為手術切除了大部分、甚至全部胃,使進食容受量比原來明顯減少。因此,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彌補食量不足,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推薦每天5~6餐,甚至更多。

2.細嚼慢嚥:通俗地說,胃是粉碎機或研磨機,將大小不等的食物變為0.1μm的食糜,排入小腸。術後胃的這個功能受損,因此只能依靠充分咀嚼,用牙齒完成胃的研磨功能,每口食物建議咀嚼25次以上,將食物儘可能地粉碎,同時使食物被唾液酶充分消化。

三、具體行動

1.制定一份食物計劃表,將每天的食物分成5-6餐,以小分量的形式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患者更容易接受小分量的食物。

2.在愉快的環境、與愉悅的對象、充足的時間享用製作精良、豐富多樣、美味可口的食物。

3.蛋白質要保質保量,既要增加攝入量,又要講究質量。蛋、乳、魚、肉、豆是優質蛋白質來源。總體上說,動物蛋白質優於植物蛋白質,乳清蛋白優於酪蛋白。要求葷素搭配(葷:素=1/3:2/3),不推薦全素食。

4.增加水果蔬菜攝入量,蔬菜+水果一共要求攝入5份(蔬菜1份=100g,水果1份=1個),要求色彩繽紛,種類繁多,生吃更好。

5.增加富含免疫營養物的食物,包含精氨酸、谷氨醯胺、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核酸和具有抗氧化作用微量營養素(維生素E、維生素C、B-胡蘿蔔素、鋅和硒)。

6.改變生活習慣:戒絕菸草,限制飲酒。如果飲酒,每天白酒男性不超過2兩,女性不超過1兩。不能以保健品代替食物或營養素。避免含糖飲品,避免過鹹食物及鹽加工食物(如醃肉、醃製蔬菜)。

四、預防合併症

胃癌患者常合併一些症狀,具體的飲食建議如下:

1.飽脹感:每餐7~8分飽最好,不必過多,也不能過少。餐後適度運動,避免難以消化的硬塊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及飲品如碳酸飲料、牛奶。

2.食慾不振:膳食和飲品需富含營養,提供小分量,充分利用患者具有食慾的時間段。食慾好時,儘可能多吃。必要時可以使用胃動力藥,甚至短期、小劑量激素。

3.吞嚥困難:調整食物的質地,通過小分量來緩解吞嚥不適及避免疲勞,因為後者可以加重吞嚥困難,增加誤吸的風險;確保患者在用餐時具有合適的體位從而有利於食物的蠕動;避免食物堆積在口腔中。如果患者對液體吞嚥困難,攝食可以膠狀或乳脂類的為主;相反,如果對固體吞嚥困難,可準備質地柔軟的食物。

4.黏膜炎:細嚼慢嚥,同時使用常溫食品;保持口腔衛生;攝入柔軟、光滑或者搗碎的混合有水分或湯汁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比如瓜果皮、辛辣的、酸的或煎炸的食物。以避免黏膜的疼痛,緩解口腔乾燥等不適,同時改善食物的風味。

5.傾倒綜合徵:是胃大部分切除術後,食物排空過快所產生的一些種綜合徵。預防:(1)減少每餐份量,(2)避免過甜、過鹹、過濃的流質飲食,(3)推薦低碳水合物、高蛋白飲食,(4)用餐時限制飲水喝湯,(5)進餐後平臥20分鐘,(6)口服營養補充時用等能量密度(1kcal/ml)製劑,避免高能量密度製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