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陝北高原,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星燧貿遷,滄海桑田,一代又一代剛毅質樸的人們,在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孕育出了獨特的民土風情,讓原本蒼涼的溝壑,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奪目璀璨的文化遺產。然而,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嚴重衝擊,民俗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改變,傳承者極度匱乏,傳統技藝面臨著失傳的挑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泥塑,俗稱“彩塑”。發源於陝西境內,是我國常見的古老民間藝術。以粘土為原料,手工捏製成形並加以修飾,有著風格鮮明的地域特色。2006年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陝北泥塑,以憨厚古拙的捏造手法,敏銳的洞察力,通過塑造與繪畫的巧妙結合,獨到傳神的再現了陝北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場景,展現出了高超的藝術造詣。

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陝北泥塑

彩繪,亦稱“丹青”,是我國最古老的漆器工藝品種,在秦漢時期已有很高的製作水平和較大規模的生產。陝北彩繪藝術用途廣泛,常見於木雕、石雕等物件。位於佳縣的國家4A級景區白雲山,神木的二郎山等廟宇祠堂中多見彩繪裝飾;又如子洲石雕等手工藝品,加以彩繪則更具觀賞和收藏價值。彩繪常以人物、山水、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的吉祥圖案呈現,訴說著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和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剪紙是中國最為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陝北剪紙由來已久,因其材料易得、效果立見、樣式千姿百態而廣受歡迎。人們擅取紅紙作為底色,剪成各種圖案,藉助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構成寓意性的藝術畫面,暗含了民間百姓願望中的圖騰與祥瑞。陝北剪紙在手法上大膽取捨,變形誇張,既纖細秀美、剜空透亮,又渾厚古樸,粗獷大方。2006年,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剪紙

刺繡是針線在絲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作為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在我國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榆林刺繡取材豐富,花鳥魚蟲、神寵怪獸、山水風景等都能在刺繡中得到生動妙趣的體現。小孩的肚兜、鞋襪、毛衣毛褲,錢包等生活日用品,處處可見刺繡點綴的身影。如今,刺繡已經成為榆林婆姨們心靈手巧、閒時消遣的一種方式,在取材、工藝、篇幅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柳編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2008年,柳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一種實用且審美的創造活動,柳編技藝將柔軟易彎的柳條、通過新穎的設計,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工具或工藝品。榆林柳編主要採用“沙柳”,追求器具的色澤、機理和天然形態,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產品創新,現已運銷國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席編是用葦草、秸稈皮等植物莖稈經處理之後編織成席的工藝。在榆林歷來有使用草蓆墊子、涼蓆、枕蓆的習慣。席子鋪在炕上或者地板上,經久耐用,天然健康,這種用巧手裝扮人們綠色生活的技藝,頗受老百姓的喜愛。

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席編

石雕,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榆林市子洲縣被稱為“石雕之鄉”,尤以形態逼真的炕頭獅為人稱道。炕頭石獅有大有小,都是“十斤獅子九斤頭,一雙眼睛一張口”,藝人雕鑿時有意放大獅頭,著意雕刻獅子的眼睛和嘴巴,其它部位則大刀闊斧,盡顯秦漢雕刻之風。

木雕,與石雕、磚雕並稱中國三大民間工藝。2008年,木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榆林木雕選材多用棗木、扁桃木、松木等。陝北棗樹多,棗木堅硬厚重不易蟲蛀,為木雕提供了豐富的材質來源。2017年,佳縣棗木雕刻技藝被選為榆林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作品秉承傳統,謳歌時代,工藝精湛,立意深遠,充分展現了陝北紅棗木雕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半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是舊時鐵匠師傅的真實寫照。一張鐵砧,幾桿鐵錘,幾把夾剪,風箱、火爐是打鐵人的基本家當。將鍛打的鐵塊,燒紅放在鐵砧上,大錘、小錘輪番對打,一件件鍁、耙、鐮、犁、刀等生產生活必需的工具便打造了出來。

鐵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鐵質用具漸漸退出了生活的舞臺。然而,鐵鍋燉羊肉還是榆林人心裡最香的飯,小撅頭掏出來的洋芋蛋蛋還是最好吃的洋芋。鐵匠手裡一錘一錘的工藝,成為了溫暖可感的珍貴技藝。

擀氈這一工藝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擀氈用料主要以羊毛、牛毛、駝毛為主,要求毛絲纖長,所需的豆麵和麻油必須純正。擀氈是完全的純手工作業,13道工序缺一不可。擀氈過程中唱著擀氈調,邊唱邊做,節奏協調,亦勞亦樂。在榆林,擀氈是門流動性較強的手藝活,人們稱擀氈的人叫“毛毛匠”。過去,女兒出嫁要的就是一條厚實的羊毛氈。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人從窯洞裡搬了出來,不再留戀土炕,氈也就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擀氈匠人越來越少,擀氈這一非物質文化也正面臨著消失的困境。

“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裡邊有。”嗩吶,又名喇叭,是民間極具標誌性的樂器。在陝北,以“綏米嗩吶”最為著名,多見於民間藝術團、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表演中,發音高亢、嘹亮,可歡快又可悲慼,尤其在民間的婚喪嫁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山河長不朽,文化永留存——陝北非遺文化

吹嗩吶

三絃,又稱“弦子”,是我國傳統民族彈撥樂器。三絃可分為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分,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三絃的書曲詞文學性最強,雅俗共賞,音樂獨具特色,實為中華曲苑中的一株奇葩。

陝北是黃河文明和草地文明的結合處, 也是土地文化與遊牧文化的結合地。千百年來, 民族鬥爭與民族融合相互交織, 造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陝北文化。這些燦如珍寶的文化遺產,成為了社會發展的無形見證者和記錄者,讓我們得以在滄桑鉅變的歷史長河中,仍然能夠觸摸來自這片土地的“根”與“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