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闯罢上海滩 再造花果山,陈维余的乡村振兴梦就在万州这里开始了!

陈维余名片:农民、创业者、致富带头人、……

当你走进后山镇那绵延起伏的青山之中,你会感叹大自然的恩赐,但很少有人会想起那些青山绿水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后山镇天元村4组的陈维余就是其中之一。

陈维余,今年48岁,头已谢顶过半,身材偏瘦肤色偏黑,看上去却永远是一副精力旺盛、充满能量的样子。其实他并非天元本村人,是2013年从大上海回乡创业的后山镇沐河村人。

回首创业之路,脸上流露的既有艰辛创业的回忆,更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陈维余的无公害李子园-

1988年,不满20岁的陈维余走进了上海市一家制造厂,虽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勤奋好学,经过几年磨练,已经熟练掌握车、刨、铣、焊各个工种,成为厂里的技术多面手,最高年收入达20万元。

在上海打工25年,结了婚生了子,在万州城里也购置了房产。在上海市租房住的日子里,小日子虽也其乐融融,但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家的归属。

2012年底回家,听说后山镇政府在大力发展脆红李产业,陈维余想到上海市再好,自己始终是个外乡人,与冷冰冰的机器打了25年交道,也厌倦了城市的嘈杂,从小在山村长大看见青山绿水就有亲切感。

他与妻子一商量,两人不谋而合,决定回家乡发展农业产业。经人介绍,选定了天元村4组那块海拔1000米左右、水源丰沛的地方,他拿出打工攒下的100多万元,一下租用300亩撂荒土地20年,栽下脆红李和青脆李200多亩,建成800 平方米养牛场1个。

从此开始了夫唱妇随、男耕女栽的农夫生活。

他创办了x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多亩晚熟脆红李和青脆李去年已经开始挂果,养牛场每年出栏几十头,利用牛粪发酵后给果树施肥料,在林下散养土鸡,年出栏200多只,今年家里的农家乐也有了初步接待能力。

五年的辛苦终有回报,谈到这里,陈维余沉重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陈维余的养牛场

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陈维余和他的牛

询问起五年来的创业之路,陈维余娓娓道来,说者一脸轻松,听者仿佛看见夫妻两人烈日下挥汗如雨除杂草,月光下披星戴月为果树施肥,看着陈维余妻子郎少菊微黑的脸庞上挂着笑容,心里不禁对这个女人生起一股敬意。

郎少菊说,他们家脆红李子今年挂果至少有5万斤,今年计划出栏肉牛70头。她说前几年李子园投入大量机械挖掘开荒、投入大量劳动力和肥料,打工挣下的100万元全部投入进去不算,还卖掉了万州城里的商品房贴进李子园。

五年下来,养牛每年收入十几万元也全部投入李子园建设。

即便如此,他家每年请当地群众务工从没欠过工资,除草施肥用工最多的时候达每天30人,平时一般用工10多人,还有2名长期农业工人,年人均工资开支7000—9000元不等。

解决了在家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更让部分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

正是在陈维余农业公司的辐射带动下,天元村4组及附近几个组的贫困户家庭有了固定增收渠道。

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陈维余和妻子郎少菊

陈维余说,虽然他100多万现金和城里房子全投入公司没有回收见效,但是看见那么多当地群众有了固定务工收入,能够稳定脱贫,那就实现了他回乡创业的意义。

他指着身前身后一大片绿油油的李子树,豪迈地说:这一片片碧绿的李子园就是我的金山银山,这些绿水青山也是天元村人民的金山银山。

作为天元村的人大代表,我必须守住这一片绿水青山,并一定把它们变成金山银山!

他望着身边那座开满映山红的山坡,信心百倍地表示明年要把这座花山利用好,在李花和映山红盛开季节搞春季赏花游玩和夏天李子采摘避暑。

把农家乐规模扩大经营、提升档次,走“农业+旅游”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人到这片花山村的绿水青山来度假,把乡村搞闹热,要把乡村振兴起来!

勇闯上海滩的万州汉子陈维余,回到乡村田野间!就为一个振兴梦?

陈维余妻子郎少菊做的农家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