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究竟因何被杀?功高盖主还是另有原因?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 凤阳府怀远县(今属 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 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 川陕总督、 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

年羹尧究竟因何被杀?功高盖主还是另有原因?

年羹尧

1723年,年羹尧奉命掌管西部一切军务大权,实权大过其它一切高职军官,西部地方官员均听命于他。同年,年羹尧奉命平定罗卜藏丹津动乱,战争持续到第二年,年羹尧巧妙战术横扫全场,大获全胜,于是声名四起。[1]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年羹尧究竟因何被杀?功高盖主还是另有原因?

雍正皇帝

但是,年羹尧之死究竟是为何呢,关于这一说法,也是众说纷纭,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是功高盖主,有人认为他是自大狂妄,甚至有反叛之心,那么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

有人认为,年羹尧自恃功高盖世,不把天子和朝臣放在眼里。在一次庆功宴上,雍正出于爱将之心,多次要求将领们将铠甲卸下,却无人敢动。唯等年羹尧发话之后,众人才敢卸下铠甲。年羹尧俨然将国之将领训练成了家之兵丁。除此之外,年羹尧还把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当做奴仆使唤,对雍正的恩诏不行三跪九叩之礼。

甚至在知道雍正打算亲笔为《陆宣公奏议》撰序的情况下,都敢以不愿烦扰圣驾为由,自拟序言,更要求雍正公诸于天下。如此飞扬跋扈,雍正岂能容他?

对于雍正大力整顿吏治一事,年羹尧处处干预,诸多阻挠。其贪敛财富,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年羹尧究竟因何被杀?功高盖主还是另有原因?

年羹尧被贬途中

即便是被贬职上任,仍大运财产,更带数千亲兵同往。此时的雍正,严惩贪官及违法乱纪者是势在必行,行之必厉。

年羹尧参与了雍正夺位之事,他的死正是一代帝王为巩固帝位而上演的“鸟尽弓藏”的悲剧。

据说康熙帝原本指定皇十四子允褆继位,而雍正帝篡改诏书夺取帝位,并且得到当时任川督的年羹尧助其一臂之力,牵制了拥兵于四川的皇十四子允褆,使其无法兴兵争位。

雍正既登帝位,又有雄才大略治世贤能,若留下年羹尧这个知其篡位阴谋的功臣,实乃一大掣肘。加之年羹尧一旦得势就不知收敛,功高盖主而不自知,迟早落个丢官丧命的下场。

年羹尧究竟因何被杀?功高盖主还是另有原因?

九子夺嫡

最后,雍正皇帝考虑到,“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