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梁衡的散文集《觅渡》笔记(二)

第一部分 大情大理


3《觅渡,觅渡,渡何处?》

这名字,让人想到了前方,想到了彼岸的风景。人活着,当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有一个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后享乐的目的。

觅渡,渡人渡己。

瞿秋白的一生,有着文章诗词的美,有着马鸣风萧萧的悲壮,那种坦荡天地间的胸襟,万古长存。

散文的题眼,在题目里,在围绕题目的叙述里,更在作者一腔的情感里。

4、《这思考的窑洞》

“毛泽东思想传万代”,而这思想,就是在那些简陋的窑洞里产生的。穿过历史的烽烟,对于那些远去的时光和英雄的人物,我们只有仰望。如若有一天我站在那些静静的窑洞前,我会作何感想呢?也许,文字里展开的黄土高原和延河水,让远古渐次地出现在我的意象中,不必言语!

5、《大无大有周恩来》

很多年前读过一本有关周恩来的传记,主要是他小时候的学习生活和留学生活,那时候也记住了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我们幼小的内心,这句话就是一面红旗,一盏明灯。无论后来的路怎么走,我们的内心依然有着这面红旗,有着这盏明灯。至于结果,不去多想。

再读这篇文章,对我们熟悉的周总理,更多了些精神和文化上了理解,那种感召,能让我们在迷蒙的尘世中,放下许多物质和享乐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追求,但追求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追求,但长度也是不一样的。

我写文章,关注的老是我个人,或者对尘世的悲悯,但终归只是“小我”,等我回头看看名家的东西,发现我要追求的除了“小我”,更应该有“大我”。

周恩来和鲁迅都是看透一切的人,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尘世,活着一天,就是为了幸福,为了大众的幸福,因为他们心中有大爱。

6、《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邓小平,也是一个铿锵有声的名字。

人们更愿意感同身受一个伟人落难时的生活,更喜欢阅读他们人情味更浓的平凡日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目光才能更近的关注他们。有关他的传记,很多年前也读过,那种崇敬的心情,无以言表。到此刻,也依然无以言表。

他们都是得道的人。

7、《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一段历史,功过由后人评说。只要阶级存在,就会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世界自来就是这样。宛如人们常说的,天上只有一个太阳。读梁衡的文章,突然想到了“御用”和“歌功颂德”,但读着读着,还是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从历史的长卷中截取的,都是具有世道沧桑和人间正义的,我们汲取的是思想。

历史的兴衰从一条小船上开始,很有些游戏的味道,但终能变成一条大船,且在惊涛骇浪中前行几十年,没有几个有能耐的人,那就真的成了戏说了

阅读梁衡的散文集《觅渡》笔记(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