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G流量被降速,吆喝不限流量,實則限量也限速?你們怎麼看……

流量限速,表面限速,實則可能另有隱情?

超?G流量被降速,吆喝不限流量,實則限量也限速?你們怎麼看……

誰使用APP時會細讀隱私協議?又如何在上萬字的說明中發現這些?用戶知情程度可想可知。2018年6月9日下午,工信部官方微博發佈消息,要求基礎運營商規範“不限量”套餐的宣傳行為,要求運營商“高度重視當前不限量套餐中存在的問題,全行業立刻開始自查工作,規範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工信部這條微博獲得了近2萬條贊。三大運營當時均表示,立即開展自查,規範宣傳經營行為,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11日,三大運營商再次回應。中國移動表示,近日已啟動了所屬各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規範套餐包含流量的宣傳,對於採用了“不限流量、達量降速”規則的套餐,在媒介宣傳材料中明示“達量限速”等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範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在套餐銷售和客戶服務過程中,向用戶明示相關限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超?G流量被降速,吆喝不限流量,實則限量也限速?你們怎麼看……​ 中國聯通表示,已全面啟動各級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確保在套餐宣傳、資費公示、業務單據中均明確告知用戶。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範各檔套餐產品的套內流量宣傳,全面排查大流量套餐宣傳推廣中存在的不規範行為;二是規範各銷售和服務渠道經營行為,在醒目位置向用戶提示套餐的流量、速率等資費條款;三是進一步完善套餐設計,規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中國電信稱,根據工信部要求,已經全面啟動各經營單位的自查與整改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求進一步醒目明示“達量降速”條款;二是要求進一步規範所有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明確向用戶提示“達量降速”條款;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新聞鏈接流量成資費大頭據中新網報道,在北京上班的李先生最近更換了手機套餐,將原來的每月58元套餐換成了88元套餐。“58元包括1GB流量,150分鐘免費通話;88包括10GB不限速流量和50分鐘通話。”在感覺到很“划算”的同時,李先生有個疑惑:“為什麼話費開支越來越多?”究其原因是流量成資費大頭,上述李先生給中新網提供的話費賬單顯示,88元的話費開銷中,8元是語音話費,80元是流量費用。據工信部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4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3.41GB,同比增長154%。而在2015年4月份,當時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才突破300MB。國內流量比印度貴14倍根據芬蘭電信諮詢機構Rewheel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芬蘭也是世界上流量單價最便宜的國家,2018年4月份數據,芬蘭流量單價為0.2歐元/GB,約1.5元/GB。而在國內,工信部此前數據,2017年12月,中國流量價格降至26元/GB,相當於芬蘭的17倍。根據印度TRAI近期發佈的數據,2017年,印度流量均價為19.35盧比/GB,合人民幣1.84元/GB,以此計算,中國流量價格為印度的14.13倍。工信部數據顯示,2017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是2016年的2.3倍。“提速降費”的深意,不只節省塊八毛,而是倒逼技術創新,催生更完善的網絡場景。與其玩“文字遊戲”糾結小賬,運營商們不如放眼長遠算算大賬。畢竟,躺著賺錢的路子,現在是行不通了。

超?G流量被降速,吆喝不限流量,實則限量也限速?你們怎麼看……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10億用戶用上了4G網絡,用戶量接近飽和。與此同時,中國廣電已經拿到電信牌照,成為第四個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全國也有142家民營企業在從事電信業相關服務……在通信大盤子裡,運營商成了被選擇的一方,誰家服務好、誰家資費低,用戶自會用腳投票。行業巨頭如果再不拿出點誠意和魄力,固守著原有套路不放,生意怕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對此問題有看法的小夥伴可以下方留言討論,我們一起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