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基本统一了除燕云十六州以外的天下。北宋能够在群雄之中生存下来,依靠的不仅仅是皇帝一人的努力,开国功臣的丰功伟绩也是不能忽略的。其中最受推崇的一位,应该就是宰相赵普了。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赵普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实在是个奇人,因为根据一个叫林駧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放到现在,就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差生,而且语文只懂得《论语》的话恐怕也拿不到高分。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那么,赵普又是凭借什么辅佐赵匡胤治理天下的呢?你还别说,《论语》带给赵普的理论素养真是不错,至少在讨好赵匡胤这方面上,赵普做的十分得体。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吧。

有一天,赵匡胤和赵普闲聊的时候突然讨论到一个话题--“这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呢?”赵普心里泛起了嘀咕,这要是问天底下谁最大?那毫无疑问是皇帝了。可要问什么东西最大,总不能还说是皇帝,应该找一个虚拟的东西回答。可有两个答案让赵普无法抉择,一个是对父母的“孝道”,另一个是皇帝的“权力”。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北宋依旧主张儒家思想,孝可谓是重中之重;然则封建社会皇权大过天,又不能够忽视。正当赵普头疼之时,赵匡胤又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这世界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都要大呢?”看来,答案既不能是“孝道”,也不能是“皇权”,两者不可互评高低。于是,赵普回答了两个字--“道理”。

很显然,赵普这个回答是有些投机取巧的。道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孝敬父母是道理,忠君守义更是道理,道理始终是最大的那一个,纵使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也必须在道理面前低头。赵匡胤听了这个答案果然哈哈大笑,当场就赏赐了赵普。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如此看来,依照赵普的本事,在北宋混个安享晚年是不难的。只可惜,熟读《论语》的他最终还是在权力、金钱面前低下了脑袋。赵普担任宰相的时候是极其专制的,为了巩固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赵普的执政风格十分严厉。其他朝臣不仅十分忌惮赵普,还要费尽心思贿赂他以保平安。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回答妙不可言,皇帝拍手称善,当场重赏

赵普收受了大把的贿赂,连自家在东京汴梁的府宅都是用这些金子修建的。这样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宰相,如何不会招致朝臣们的仇恨呢?因此,赵普的事情很快就被告发了,赵匡胤得知后也十分气愤,马上着手削弱赵普的羽翼,分化赵普的权力。最后,赵普被调出京城,远离权力中心到偏远地区任职了。

《论语》给赵普带来了荣誉,却没有让赵普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这边是赵普失意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