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我們輸了麼

起跑線,我們輸了麼

昨天觀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其中關於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學校所發生的令人嘀笑皆非的故事以及影片結尾所傳達的正能量無不擊中當今中國的家長們內心的柔弱,無奈及憂慮。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雖然故事結尾主人公選擇讓自己的孩子離開貴族私立學校去公立平民學校上學,可是滿禮堂裡座無虛席的家長們的沉默還是深深的映射出整個社會的選擇,主人公夫妻兩取得了相互理解,送走孩子的校車後,迎著陽光走向未來,讓人心胸為之舒展,但是想想禮堂裡沉默的家長們依然在灰暗的燈光下忍受,我們又不得不為自己感到悲哀,為大多數人感到悲哀。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能在更高的社會階層取得人生的成功,家長們似乎別無選擇,只能在起跑線開始發力,為孩子準備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提供優越的接受教育的條件,至於孩子們感受怎麼樣,快不快樂,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功,這不是家長們能決定的,家長能左右的就是用錢、託關係、造假等方式把孩子送進好學校,給孩子安排滿滿的各類藝術、文化、體育、社交、語言等等培訓課程,目的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自己再苦不能苦了孩子!這就是家長們的邏輯,是社會激烈競爭的結果,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深深憂慮。

起跑線不只是發生在印度、中國的故事,正如我的文章《我的教育觀和財富觀》裡面寫的一樣,這是發展中國家家長們的必然選擇,是剛剛走出貧困的社會廣大人民群眾本能的反應,害怕失去,缺乏保障、沒有安全感的結果。未來會怎麼發展,自己沒有把握,害怕孩子的未來會淪落到社會底層,除了自己努力向社會的上層攀爬,同時還得為孩子的未來提前謀劃,不能讓孩子沒有未來,不能輸在起跑線。印度的階層分化和固化比我們還要嚴重,上流社會、富裕階層與底層人民之間的差距巨大,從電影裡主人公為了孩子上學作假扮作窮人到平民區去生活的那段時間我們可以發現,貧窮的程度超乎我們現在很多80、90後的想象,缺水、缺電、缺糧食,教育條件更是如我們貧困山區的孩子一樣,教室破爛不堪、連起碼的課桌椅和教材都沒有,這要是發生在我們的城市裡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我們的教育均衡性還不夠,大家為了孩子上學搶購學區房等,但還不至於不上名校就會去這種條件極差的學校,現在我們政府為了教育資源均等化,通過多校劃片、教師流動、擴大名校規模等手段作出了極大的努力,城市裡學校硬件條件差異很小了,不平衡更多的是因為以往名校的名氣以及人們的習慣思維所導致的優秀生源向名校集中,所以名校容易出成績,更加吸引家長追捧,造成了一個死循環不得解脫。對比印度的教育不均衡,我們這點差異實在算不得什麼,這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決定了的,我們應該慶幸。

起跑線的故事還得繼續,也許直到我們實現了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直到我們對未來不再恐懼和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