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我们输了么

起跑线,我们输了么

昨天观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其中关于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所发生的令人嘀笑皆非的故事以及影片结尾所传达的正能量无不击中当今中国的家长们内心的柔弱,无奈及忧虑。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虽然故事结尾主人公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贵族私立学校去公立平民学校上学,可是满礼堂里座无虚席的家长们的沉默还是深深的映射出整个社会的选择,主人公夫妻两取得了相互理解,送走孩子的校车后,迎着阳光走向未来,让人心胸为之舒展,但是想想礼堂里沉默的家长们依然在灰暗的灯光下忍受,我们又不得不为自己感到悲哀,为大多数人感到悲哀。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能在更高的社会阶层取得人生的成功,家长们似乎别无选择,只能在起跑线开始发力,为孩子准备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提供优越的接受教育的条件,至于孩子们感受怎么样,快不快乐,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功,这不是家长们能决定的,家长能左右的就是用钱、托关系、造假等方式把孩子送进好学校,给孩子安排满满的各类艺术、文化、体育、社交、语言等等培训课程,目的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自己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这就是家长们的逻辑,是社会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

起跑线不只是发生在印度、中国的故事,正如我的文章《我的教育观和财富观》里面写的一样,这是发展中国家家长们的必然选择,是刚刚走出贫困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本能的反应,害怕失去,缺乏保障、没有安全感的结果。未来会怎么发展,自己没有把握,害怕孩子的未来会沦落到社会底层,除了自己努力向社会的上层攀爬,同时还得为孩子的未来提前谋划,不能让孩子没有未来,不能输在起跑线。印度的阶层分化和固化比我们还要严重,上流社会、富裕阶层与底层人民之间的差距巨大,从电影里主人公为了孩子上学作假扮作穷人到平民区去生活的那段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程度超乎我们现在很多80、90后的想象,缺水、缺电、缺粮食,教育条件更是如我们贫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教室破烂不堪、连起码的课桌椅和教材都没有,这要是发生在我们的城市里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我们的教育均衡性还不够,大家为了孩子上学抢购学区房等,但还不至于不上名校就会去这种条件极差的学校,现在我们政府为了教育资源均等化,通过多校划片、教师流动、扩大名校规模等手段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城市里学校硬件条件差异很小了,不平衡更多的是因为以往名校的名气以及人们的习惯思维所导致的优秀生源向名校集中,所以名校容易出成绩,更加吸引家长追捧,造成了一个死循环不得解脱。对比印度的教育不均衡,我们这点差异实在算不得什么,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的,我们应该庆幸。

起跑线的故事还得继续,也许直到我们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直到我们对未来不再恐惧和忧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