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即兒童

不死即兒童

社會人流行過兒童節,科學嗎?

從嚴格意義上,生理角度分析,當然沒必要,聽說初一生過節都顯老。不過在娛樂至死的年代,只要沒有違反道德和法律,即便再嚴肅的小事仍然可以用來搞怪。信息爆炸反而更容易批發空虛,因為表面存在太多適應會過度消耗專注,使當事人無法集中精神,同時需要尋找不同程度的刺激來完善生存體驗。兒童節作為差異性十足的儀式感,的確能夠激活成年們潛在或明顯的扮嫩興趣,從而好像可以重來一次並且區別巨大的虛擬人生。另外,鑑於所有歡樂節日都能用來秀恩愛的節奏,不少男女也把兒童節過成情人節,原理是一樣的。

這是兒童節對於老頑童們的部分價值,製造代入感,對抗現實,並且提升自身生活體驗。不過我還想思考“兒童”這個概念,具體來說“童心”在人生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童心當然不僅兒童特有,卻非幼稚和不成熟,範圍包括單純、無忌和想象力豐富。人類共性如此,成年只會更理智,保持初心,平行社會,永遠保持自我,不死即兒童。

一個兒童節儀式,在固定日期吃零食,發紅包,說幾句好話,這些偏向形式的活動,自然支撐不起龐大效應。當兒童是一份神聖莊嚴的使命,日常執行卻不必太複雜,然而絕非所有人都向往,也絕非所有嚮往的人都能做好。兒童不能包治百病,所以要選擇性提取優勢,再深度結合現實操作,就會不斷提升意境,完善更耐看的自己。但叫幾聲“寶寶”,沒有效果,而且區別巨大。

我的另一個觀點是:畢業就變老。其實沒矛盾,和“不死即兒童”還是相得益彰的平衡。原理在於,象牙塔提供相對安全環境,催生無需加工的本能,因此情緒積極。社會大學卻會剝奪這種福利,個體被迫需要挑戰未知,成功是極小概率,但必須承受過程。當兒童就是在對抗變老,讓意識擁有擺脫趨勢的軌道,我們也在這種運動中勉強生存下來。

不過童真的使用遠在功利以上,那是反過來主動去改造生活中屬於自己的那些內容。無論旁觀者如何無法理解,個體總有方式獲取到樂趣,能擴展,可填充,無限寄託。想來也應該,自我被現實壓制,本能卻不會消失,只要不放棄,總能找到空間來釋放。無論程度到達哪裡,都是在爭取掌控生活。

結論是:六一不過儀式感,“兒童”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