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山月未知心底事》之二:《夜靜春山空》

詩詞鑑賞|《山月未知心底事》之二:《夜靜春山空》

(一)

世俗的紛擾,功名利祿的誘惑,常常使人陷入內心的掙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當面對苦難、挫折、失敗時,如果一味地抱怨、逃避或是選擇墮落,那隻能註定成為人生長河中的失敗者。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一個好的心態會使人遠離紛爭,淡泊名利,戰勝眼前的苦難,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鎖於物欲。煩惱困於心間。世上本無那麼多憂思之事,只不過是世人的自尋煩惱、憂慮之思罷了。若能看透此中種種、尋得心中一片靜土,做到喜聽鶯啼,靜聞蛙鳴,倒也是一番超越世俗的灑脫。

當夕陽的最後一抹光暈消失於天際,夜,漸漸地拉開了帷幕。雖沒有了春日中白天的鳥語花香,歡聲笑語,但卻賜予這裡一片難得的寧靜。某年某月,曾有人將自己沉浸於此情此景中,在此寧靜中將自己的精神提升到了一個“空”的境界。

人閒桂花落,夜靜深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無數詩人騷客曾感慨花落之悲,流水無情。桂花飄落,原本是傷感之情,而加之“人閒”,使整句哀傷之感峰迴路轉,詩句彷彿在歡快地跳躍,使人如親眼看見桂花飄落的香林花海。既是春天山中的夜晚,可是詩人又是如何得知這桂花飄落的美景?“夜靜春山空”,,這裡已沒有了白天的喧雜熱鬧,山林也空閒了下來,花開花落皆有聲,可這種聲音是極其細微不易察覺的。若不是靜到極處,這細弱無聲之響也會被自然地忽略掉。可見山之清幽,林之靜謐。

而這貌似無聲之音卻被詩人從周圍的世界中感知出來,可見詩人的心境和這春山的環境一樣是一個毫無雜念的寧靜之境。

詩詞鑑賞|《山月未知心底事》之二:《夜靜春山空》

(二)

這位晚間在春山間靜聽花落,閒聞鳥鳴的詩人正是王維。

在這寂無人聲的春夜山澗中,桂花紛紛飄落,使這原本寂靜的山澗更增空寂。靜心來感受桂花飄落的香林花海,更是別有一番韻味。明月從東方升起,皎潔的月光突破雲層灑向林間,驚起林間鳥兒的偶爾啼鳴。靜謐的空山春夜也因這時時的啼鳴而顯得更加幽寂。此情此境亦詩亦畫,一幅完美的春澗夜景圖展現而出。

王維是詩人,又是畫家,他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含詩,給人留下無限的回味與想象的空間,他的這首《鳥鳴澗》亦是如此。在詩中有一個寧靜畫卷隨空而出,使人觀之而寧靜,賞之而心幽。詩中的“人閒”並不是指人們閒來無事,而是指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也沒有物慾的困惑,也許只有真正地遠離這些功名利祿,世俗榮辱,才能真正地給自己內心留存一份寧靜,才能從這春山月夜中察覺到這桂花紛紛飄落的細微之景。

心空則境空,只有像王維這樣放下心中種種凡塵雜念,遠離俗世的喧囂煩擾,才能達到這種內心的寧靜,使自己的精神之境達到佛家所講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無慾無求的空寂之境。

詩詞鑑賞|《山月未知心底事》之二:《夜靜春山空》

(三)

如若內心靜如水,則自當寒暑不入,百邪不侵。

人生路上的種種慾望如絲絲亂麻將人心纏繞,雖會有一時虛榮和貪婪的滿足,可這條道路卻是越走越狹隘。在這條路上理智受到矇蔽,思維受到限制,內心受到煎熬,久而久之使人陷入疲憊和孤獨之中。

林泉美景本是仙山聖地,可是一旦流連此地,久而久之也變成市井凡塵之景;琴棋書畫本是高雅之事,可一旦起貪婪之念,高雅之境也將變成俗世鬧區。所以一個人只要能擁有內心的寧靜,即使置身於物慾橫流之中,也絲毫不會被外物所染;反之,即使身處靈山極樂,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釋然快樂。

萬物所感源於心,萬象所見源於境。內心平靜之人,所見所思所聞所感皆是平和之境,而這種寧靜卻是修養所得。人的心境若是達到此種境地,就不會受外界所誘惑,面對人世司種種可以用清醒的思維來思考,避過凡事紛爭,遠離“硝煙戰火”。

靜中真境,靜中本我。寧靜中綻放的思緒,聆聽的感悟、細微的聲音,靜靜地去凝聽,去感受,去參悟。感受寧靜之境、擺脫世俗紛擾與掙扎。

詩詞鑑賞|《山月未知心底事》之二:《夜靜春山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