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璋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家。趙洪璋院士曾紮根楊凌,心懷社稷、情繫蒼生,先後主持育成並推廣了以“碧螞1號” 、“豐產3號”、“矮豐3號”和“西農881”等為代表的四批優良品種 ,被譽為小麥育種學界的科學巨匠、農業科教戰線的一代宗師,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趙勞模”。毛澤東主席曾親切稱讚他到,“一個小麥品種挽救了大半個新中國。” 今年6月1日是趙洪璋先生誕辰100週年紀念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緬懷趙老的豐功偉績,鼓勵千千萬萬西農學子學習科學精神,領悟趙老科學情懷,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西農精神”,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
趙洪璋教授1918年6月出生於河南省的一個農民家庭,生在農田,長在農田,1936年,考入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1942年初,調回西北農學院任助教。從此,便開始了他一面進行教學,一面進行小麥雜交育種實驗,致力於我國農業教育和科研事業的一生,為我國農業生產和小麥育種做出了巨大貢獻。
數種小麥,直推小麥生產事業邁向新臺階
功在國家,利在人民。趙洪璋教授先後主持育成並推廣了以“碧螞1號”“豐產3號”“矮豐3號”和“西農881”為代表的四種優良小麥品種,累計種植面積約9.5億畝,增產小麥約256億公斤,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其中,最具劃時代意義的當屬世界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小麥品種“碧螞1號”,1959年種植面積達9000萬畝,創我國最高紀錄,也是我國早期育種中通過中外品種間雜交創造小麥新品種最成功的範例。“豐產3號”的育成開拓了我國黃淮冬麥區啟用西北歐極晚熟小麥種質資源的第一例,20世紀70年代最大種植面積達3000多萬畝。“矮豐3號”的育成推動了國家小麥種植矮化育種的發展,是我國小麥生產上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半矮稈品種,為中國小麥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以來,育成的“西農881”等品種開創了我國北方冬麥區兼抗赤黴病育種成功的先例,已在陝西關中地區推廣種植。這一系列開創性成果的取得,是趙洪璋教授潛心鑽研、開拓進取、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的體現。
別具一格,實踐中形成精湛實用的育種技術體系
趙洪璋教授不僅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優良小麥品種,還在長期育種實踐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精湛實用的育種技術體系。在趙洪璋教授看來,生態學也是作物育種的理論基礎。性狀形成離不開光溫、水肥等生態因素,光溫、水肥也是塑造品種適應性的重要外部條件。育種家要以適應性為鏈條,將育種目標、親本選配、後代選擇、品種利用等環節貫穿起來,使育成品種的綜合性狀能夠在性狀—個體—群體—農田生態系統的各個層次顯示其協調性。他強調,品種的突破首先來自育種目標的“突破”。要以綜合育種目標為核心,全面貫徹四條選擇原則的育種策略:一是抓住重點目標,要善於確定最重要的目標性狀作為重中之重,一旦明確就抓住不放;二是逐段綜合選擇,目標性狀選擇要落實到各個生育階段,以上階段入選材料為基礎,逐段累加目標性狀,既注意性狀之間的協調性,又注意性狀本身的時空變化;三是累代系統考慮,注意性狀在上下代的關係和表現,發揮系譜法前後參照、多代累加比較的優越性;四是辯證靈活處理,不同組合既有統一標準,又有不同要求。選擇時要按目標性狀主次、遺傳特點、代數早晚、群體大小等掌握適當強度。
紮根基層,通過親身調查實驗解決科研實際問題
趙洪璋教授艱苦樸素、平易近人、開門見山、講求實效,群眾也樂於和他交朋友。他常常紮根基層,深入群眾,不在紙上做文章,通過實際調查走訪,根據經驗解決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在“碧螞1號”的試種示範中,他經常向當地的農民老伯請教種莊稼技術,徵詢生產用種意見,並同他們一起種試驗田,在與務農人員的交流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評價和推薦生產品種時,不論是誰家品種,只要經過試驗和實地考察,凡是表現突出的,他就竭力推薦,發現不足時也明確指出;對自己的品種則更加嚴格要求,優點說透,缺點講明,讓群眾在實踐中自己做出評定。他常說:“按科學辦事,憑事實講話,上不欺瞞領導,下不欺騙群眾,這是為人做事的起碼準則。”
莊巧生先生曾經講到,1950年第一次條鏽病大流行時,在全國小麥鏽病防治會議上初次相識以來,彼此在業務上接觸逐漸增多,相互瞭解切磋也日漸加深,對於他從碧螞1號“一鳴驚人”以後,小麥育種工作蒸蒸日上,成效卓著,一直到晚年孜孜不倦,力求在關中地區育成能兼抗赤黴病的新品種等發展歷程和業績,歷歷在目,甚為敬佩。
趙洪璋教授親身詮釋著“西農精神”,在他身上看到了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透過趙洪璋教授,可以看到“誠樸勇毅”的西農人。以紀念活動為契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將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西農精神”,為新時代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譜好新華章、奏好奮進曲。
注:本文根據莊巧生院士1996年為《趙洪璋教授生平》一書序言整理
閱讀更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