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人》二季度熱點調研:二季度經濟增長有所回落,中美貿易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国经济学人》二季度热点调研:二季度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中美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经济学人》二季度热点调研:二季度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中美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8年6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佈2018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對經濟增長和出口增加的信心有所回落,預判物價水平漲幅有所收窄,對就業形勢預期尚不樂觀。經濟學家們預判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6%。

七成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仍存在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在未來10年內,產能過剩會得到緩解但仍將長期存在。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長期看,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積極因素。

經濟學家們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有所回落。本次調查顯示,有16%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速會同比上升,55%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速與上季度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55,比上季度下降51個點。

經濟學家們對出口預期不樂觀。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有21%認為2018年二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53%認為出口量會同比下降。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65,比上季度下降42個點,處於枯榮線之下。

經濟學家們預判物價水平漲幅將收窄。有55%的經濟學家認為物價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25%的經濟學家認為兩時期物價水平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35,比上季度下降9個點,預示物價水平上行趨勢將放緩。

經濟學家們對就業形勢預期尚不樂觀。有17%的經濟學家認為就業形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會變好,有43%的經濟學家認為兩時期就業形勢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就業指數為76,比上季度調查下降了18個點,在枯榮線之下。

經濟學家們預判2018年經濟增速為6.6%。判斷2018年經濟增速達到或超過6.5%的經濟學家佔比超過80%,其中,判斷超過6.9%的經濟學家佔比明顯下降。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學家們對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的預判均值分別為6.6%、6.7%和6.5%,全國綜合預測值為6.6%。

七成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仍存在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在未來10年內,產能過剩會得到緩解但仍將長期存在。

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認為存在全面而嚴重的產能過剩的人數與認為只是在少數行業存在嚴重產能過剩分的人數別佔40.4%與33.7%,兩者加總約佔七成比例。74%的經濟學家認為,在未來10年內,產能過剩會得到緩解,但仍然會有少部分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可見經濟學家對產能過剩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看法較為一致。

對於導致我國產能過剩的最根本原因,經濟學家認為首先是企業本身的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的,其次才是政府調控引導不當。

八成經濟學家(79.8%)認為,生產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技術還不夠先進,生產的產品無法適應多元化的需求,導致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短缺,是我國產能過剩的最根本原因。同時,也有半數以上的學者認為是政府調控引導不當導致的。其中,67.3%的受訪者認為是由於政府的產業規劃和產業促進手段不合理,過多依賴“補貼性”的方式,導致企業決策的價格信號被扭曲;57.7%的受訪者認為是由於過去宏觀政策的刺激導致企業對需求的長期增長過度樂觀,生產過度擴張。還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49.0%)認為是由於我國企業的退出機制不順暢。

對於在去除過剩產能問題上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應然關係與實際關係,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兩者存在背離。

絕大多數經濟學家(88.3%)都認為應該通過政府適當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來去除過剩產能。但是隻有四分之一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兩者的實際關係與應然關係相符。有將近半數(43.3%)經濟學家認為政府過度干預了、市場機制作用受阻。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在去除過剩產能中所起的作用應該是制定產能退出的標準、做好企業退出的社會託底工作、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完善企業破產的法律體系等,說明經濟學家對政府去產能的主要做法比較認同。

73.1%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做的是制定產能退出的標準(包括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面),66.3%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完善企業破產的法律體系、引導企業轉型升級,51.0%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做好落後產能退出的職工安置等託底工作,還有34.6%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壓縮過剩產能的最好方式是制定產能退出的標準。

71.2%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制定產能退出的標準(包括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面)。其次,應該是由市場自行淘汰過剩產能還是應該通過推進企業兼併重組來淘汰,經濟學家分歧較大且旗鼓相當,佔比分別為41.3%和39.4%。有24.0%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產能合作也是壓縮產能過剩的最好方式。

七成經濟學家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真正轉化為貿易戰的可能性很小。

69.9%的經濟學家認為,由於中美經濟利益互利共贏,雙輸的中美貿易戰最終很難爆發。不到五分之一(18.4%)的經濟學家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真正轉化為貿易戰的可能性很大,貿易戰難以避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雖然對中國的短期經濟負面影響較大,但長期負面影響較小。而且貿易戰對中國長期經濟也有正面影響。

七成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對中國短期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且較大。從長期影響來看,雖然多數經濟學家(68%)仍然認為影響是負面的,但接近半數(44.7%)受訪者認為長期負面影響較小,23.3%受訪者認為長期負面影響仍然較大。認為長期來看,主要是正面影響的經濟學家佔30.1%。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長期來看對中國還是有積極影響的。七成經濟學家(73.1%)認為中美貿易戰長期來看會促進中國的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六成經濟學家(59.6%)認為會促使中國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將近半數(46.6%)經濟學家認為歐盟等其他發達國家不會與美國結盟或跟進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進行壓制。另有29.1%的經濟學家認為其它國家會跟進美國對中國出口進行壓制,24.3%的經濟學家認為難以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