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割完就賣,還是晒乾存起來?咱們算算這筆賬

小麥割完就賣,還是曬乾存起來?咱們算算這筆賬

在小麥收完後,關於賣不賣的問題,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這邊收割機收一倉後,直接倒在三輪車裡,也不裝袋,隨即拉到糧食收購點,進行銷售,省去了晾曬、裝袋、存貯的步驟,但是這時候由於小麥水分含量大,價格相比會低一些,或者晾曬過後直接裝袋賣掉,不過剛麥收就賣掉,很多人普遍認為沒有麥收過後再賣掙的多。

而另外一種做法就是等收割機收完後,有麥場的直接晾曬到麥場裡,曬乾、裝袋、存貯,等小麥價格上漲或者是家裡急用錢時,再進行銷售,有些朋友會把剛收的小麥拉回家,攤在院子裡進行晾曬,這樣做心裡比較安穩,也不用擔心突然下雨或者是被偷的現象(現在偷麥的不多了,在以前還是很常見的),曬個幾天後,再進行裝袋存貯。

今年經歷多災多難的小麥,在趨於成熟即將收割的時候麥價到底什麼情況呢?我們來看看國家怎麼說。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聯合發佈《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旨在認真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確保最低收購價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今年,三等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15元(1.15元/斤,比2017年下調0.03元)、120元、126元和130元。

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於上述價格時,即可按程序啟動預案。不過,距離新麥開鐮還有大約一週時間,大家要多多關注新麥產量情況。如果收割期出現大範圍的陰雨天氣,產量大幅下降的話,那麼開秤價格可能會提高;如果新麥減產明顯的話,小麥價格上漲的步伐也會較快;如果產量相對穩定,那麼價格也將會比較緩和,具體還是要參考一下市場情況。

但是,農民朋友們如果決定先觀望一下市場情況等等再賣,就一定要做好新小麥的儲存,不然小麥發黴變質就哭都來不及了,那新小麥有什麼好的儲存方法呢?

1、‘三熱’密閉法:即麥熱、缸熱、物料熱。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在上午9時左右將水泥場曬熱後,先把小麥薄攤到曬場上,再把壓蓋小麥的物料(棉被、毛毯、舊麻袋等)搬出晾曬,要用敵敵畏或防蟲磷噴灑消毒。小麥要勤翻,每小時至少用木鍁翻動一次,使麥溫達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於下午3時前後聚堆,熱悶半小時,趁熱放進經晾曬處理的缸。再用經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後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繩紮緊,不得漏氣,使缸內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未死的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

2、缺氧保管法:小麥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其後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小麥進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內的氧氣隨著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小於12.5%),平均糧溫30℃以上。

3、化學保藏法: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採用磷化鋁化學藥劑保藏,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黴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定性。對於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投藥法即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即可。此法適用於長期儲存,一般用磷化鋁片劑每噸3-5克即可,費用1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