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寫字檯邊,9歲的陳章學趴在桌子上畫畫,父親陳文斌靜靜地看著他畫畫;沙發上,媽媽馮雅玲正在給14個月大的小女兒伊伊換尿不溼……畫面溫馨而美好。

在2017年8月之前,霍城縣是援疆幹部陳文斌的工作所在地;隨著愛人馮雅玲帶著孩子舉家暫時定居霍城,霍城縣成為他們名副其實的“家”。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陳文斌今年39歲,現任江蘇省江陰市對口支援霍城縣工作組組長、霍城縣縣委副書記。作為江蘇省第八批援疆幹部,2013年從江陰來到霍城縣開始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2016年,他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江陰對口援助霍城的第九批援疆幹部名單中,開始第二個“三年”的援建工作。

在霍城援疆期間,他致力於惠遠古城的旅遊環境保護提升工作,把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更好地推向全國。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父親的言傳和清華的身教 讓他踏上六年援疆路

“清華大學的教育加上對新疆的情懷,註定了我的援疆緣分。”提到來新疆工作時,陳文斌笑著說。

陳文斌祖籍浙江義烏。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總是對他說,好男兒志在四方。那時候陳文斌就想,什麼樣才叫志在四方呢?應該是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工作吧!到了高中時,他翻開中國地圖,看到地圖上離家最遠的地方是新疆。陳文斌說,那時候他就想過長大後要到新疆工作。

2005年,陳文斌從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畢業,但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到無錫的基層工作。清華大學的教育告訴他,要想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反哺社會,就要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所以2013年,無錫市選派援疆幹部,徵求陳文斌意見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2013年12月23日,陳文斌要到新疆去的情懷照進現實,他踏上了援疆之路。“我一定為新疆實實在在地做些事情。”陳文斌說。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惠遠古城

連續坐十幾小時飛機 只為保護提升惠遠古城旅遊環境

霍城縣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更有著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為了深度挖掘霍城縣的人文歷史,重新梳理那段歷史,給後代留下有深度的可供瞻仰和紀念的館所,2015年陳文斌開始著手惠遠古城的旅遊環境保護提升工作。“要做就要做好,這樣才能把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更好地推向全國。”陳文斌說。

援疆的第一個三年,陳文斌參與編制完成了惠遠古城保護利用提升總體規劃和修復性詳規,先後實施了惠遠古城環境整治、立面改造、杆線入地、陳列館、旗人館、林則徐家風館、修繕俄式建築、修繕鐘鼓樓和打造央布拉克民俗村等系列工程。

為了建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惠遠古城陳列館,他和同事們費盡周折請來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擔任顧問,並請他的夫人解立紅女士(博物館專家)擔任展覽策劃。在他們的幫助下,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新疆社科院在內的一大批專家學者,加入到館內的陳列大綱、陳列細目、資料蒐集、解說詞、展品製作、布展等工作中,不計酬勞地付出。

惠遠古城遊客服務中心主任楊沫說,陳書記的“工匠精神”非常感人。“為了讓陳列館有深度和有看頭,陳書記親自去帶隊去黑河考察璦琿歷史陳列館學習經驗。那次從伊寧市到璦琿,要經停烏魯木齊、北京、哈爾濱,單程四個起降,來回八個起降,時間超過十幾個小時。”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惠遠古城陳列館

通過半年多的努力,2015年9月26日,惠遠古城陳列館正式開館,精緻的陳列和豐富人文知識一直頗受遊客好評。

2017年,惠遠古城接待遊客12萬人,2018年遊客量預計再增30%左右。同時,惠遠古城還帶動了附近的央布拉克村民俗旅遊。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陳文斌帶著孩子參觀林則徐家風館

今年的6月9日,林則徐家風館終於開館。走在家風館中,陳文斌感嘆:“人們都說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還可以加一句,不到惠遠不知新疆歷史。”

栽下誠意的樹 招商引資引得“金鳳凰”來

推動產業發展不僅僅是旅遊發展,還包括經濟發展。霍城縣清水河配套園區作為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享受與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同等優惠政策,是霍城發展的橋頭堡。

短短几年時間,投資項目接踵而來,園區步入良性循環軌道。2018年1-4月,招商引資簽約資金已經達到3.38億元。

清水河配套園區經濟貿易發展局局長崔銀禮說,園區能這樣跨越式發展,陳書記功不可沒,為了招商引資他一直奔波在路上。

經過陳文斌和同事們的努力,目前清水河配套園區實體企業已達32家,2017年工業產值達到5.5億元,同比增長270%,通過產業援疆這個抓手,變輸血為造血,以產業促就業,讓清水河配套園區發揮了一個國家級開發區應有的作用。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陳文斌(中)到清水河配套園區詢問企業發展情況

用心貼近群眾 村民把他當成一家人

在霍城縣援疆期間,陳文斌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適應,然後開始喜歡上霍城的山水、人文,也逐漸走進了群眾的心裡。記得在2014年春節過後,工作組決定投入500萬元援疆資金,解決清水河鎮4個村1萬人的自來水問題,陳文斌因此和當地村民郭玉香有一面之緣。可就是這一面之緣,讓陳文斌在郭玉香最無助的時候提供了幫助。

身體好轉後,郭玉香提著一袋花椒和自己養的一隻大公雞看望陳文斌,看到她生活並不容易,陳文斌讓她把公雞賣了換點錢補貼家用,她卻說:“你救了我的命,對於我來說就是家人,這隻大公雞給我一千塊也不賣,你一定要收下。”

除了樂於助人外,陳文斌還經常下鄉入戶走訪,當地村民只要一見到他,都要拉他進屋休息。“陳書記是好人,記得有一次他來走訪,看到我家條件不好,隨手就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我,把村民當親人。”清水河鎮村民左拉古麗·阿尤普說。

清華博士遠赴霍城縣援疆五年:將惠遠古城這張旅遊名片推向全國

陳文斌到田間看望村民郭玉香

再次援疆 妻子攜兒女來新疆生活

“如果說有什麼虧欠的,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看著辦公桌上一家四口的照片,陳文斌說,從兒子三歲六個月到七歲的這段時間,他在兒子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每次小章學打電話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總是充滿愧疚。

2016年下半年,原本陳文斌的第一輪援疆已經臨近結束,面對回江陰還是繼續留任,陳文斌陷入糾結之中,當時妻子馮雅玲已經懷上了第二個寶寶。“妻子不是無錫本地人,我到新疆工作以後,養育兒子的重任幾乎落到她一人的身上。在面對是選擇當好丈夫、好父親還是承擔國家賦予的責任這兩個問題上,我只能選擇後者。”陳文斌說。

看到丈夫陷入兩難,馮雅玲提出和孩子一起去新疆生活,直到陳文斌援疆任務結束,“他有他的責任和考慮,雖然新疆很遠,但是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哪裡都是家。也只有我們去了,他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馮雅玲說。

2017年4月,陳文斌的女兒出生了。2017年8月,馮雅玲帶著一雙兒女來到新疆,兒子陳章學在霍城縣上了小學。至此,他們在霍城縣安家團聚。

陳文斌說,援疆工作和生活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經歷,不但給了他更多對生命的感悟,更多對家國的情懷,對他和家人來說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