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滴滴打車預估價格判斷是否“殺熟”,是“真壞”還是“假傻”?

大數據殺熟,一夜之間讓我們又深刻的瞭解了一個新套路。從電商、旅行、視頻網站會員,再到打車、外賣,甚至是ios和android都被牽連,基本上我們生活中所有跟互聯網有關的消費都涵蓋了。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大事,讓所有人都為之憤怒。


以滴滴打車預估價格判斷是否“殺熟”,是“真壞”還是“假傻”?

群情激憤下,大家紛紛開始質疑、舉證、抨擊。不過看了足足兩天,發現果然大事總能讓我們集體高潮,那些看似被殺熟的例子,大部分根本經不起推敲。假如我們都是用這種方式自嗨,那好不容易刨出來的“大數據殺熟”還有什麼意義?難道不應該是多一些實錘嘛?

大家憤怒的這些情況,到底算不算殺熟?

有網友舉證,說在攜程上看到的價格和去實體店的價格不一樣,貴了20塊錢。然而你要是經常出差,你就會發現有些地方直接去酒店(打電話預定也可以)的價格就是比線上便宜。我們吐槽的難道不應該是同樣的店、不同人的價格不一樣嘛?什麼時候線上線下價格不一樣,也成為“殺熟”了?

以滴滴打車預估價格判斷是否“殺熟”,是“真壞”還是“假傻”?

再比如有些網友聽到“殺熟”之後很擔憂,中午在餓了麼上面定外賣的時候就很留意,突然發現居然同一商家給他的優惠和同事的不一樣,極端憤怒下發帖聲討商家(商家:???)。但是部分理智網友點出,你的同事是第一次在這家飯店消費……新人優惠……你當年第一次吃這家的時候也用過的。

像上面這些事太多了,並不是說上面的價格差異就一定合理,但是至少跟“殺熟”是兩件事。

一個預估價都能讓滴滴上頭條?

更為誇張的是,“殺熟”這件事裡面,滴滴也能上頭條讓我很不解。為什麼這麼說?如果說上面提到的還只是部分“吃瓜群眾”憤怒下沒有弄清楚什麼是“大數據殺熟”。那關於對滴滴的價格問題,則是我根本沒有看到一個真正的證據,也就是實錘。

從頭到尾,我們都在討論滴滴平臺上打車的預估價存在差異,注意是“預估價”。我們都知道打車的價格很難固定在某一個數字的,因為即便是行程完全一樣,也會受到路況、紅綠燈的影響。而計費是根據路程長短、時間長短的綜合計價。無論是滴滴上的快車、專車,還是我們路邊打一輛出租車,都是如此。所以你看一件商品可以定價100塊、200塊,而打車都是起步價XX元、每公里X元、等待費每分鐘X元……

以滴滴打車預估價格判斷是否“殺熟”,是“真壞”還是“假傻”?

令人無奈的是,為什麼就沒有人去用“實際打車產生的費用”去對比,而是預估價呢?

預估價的意義僅限於為用戶計算出來可能發生的費用,這個費用可能比實際的高,也可能比實際的低。就好像我們去一個飯店消費,大眾點評這類平臺上會註明這家飯店的平均消費,比如100元/人。最後結賬你和一位好友一共消費210元,人均105元,這時候你會去投訴平臺價格欺詐?還是會去投訴平臺“大數據殺熟”?

實際上,“大數據殺熟”實現起來確實不困難,既然媒體提出來了,就應該受到所有人的重視。消費者感到憤怒非常正常,但是也需要理智。我們要做的是揪出來真正的“殺熟”,甚至是欺詐行為,而不是現在互相扣帽子。渾水才好摸魚,別因為我們所謂的集體維權,讓部分人有可乘之機,讓真正該被討伐的行為、對象逃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