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明高中老師解讀遼寧高考作文!

遼寧(全國Ⅱ卷)

育明高中老師解讀遼寧高考作文!

育明高中老師解讀遼寧高考作文!

解讀:大連市育明高中 張桂萍老師

今年全國二卷高考語文作文的材料,壓縮自故事《消失的彈孔》。

這道作文題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而且是新材料作文中的寓意型材料作文。應該說這是一道比較難的作文題。難的原因有:

第一,從近幾年全國高考二卷的作文題來看,任務驅動型作文居多,從2015年的三個人誰更具風采,到2016年的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再到2017年六則名言任選二到三則。基於這種情況,各學校作文訓練的重點可能在任務驅動型作文和時評類作文上,而對一般性的新材料作文特別是寓意型材料作文的重視可能不夠,所以學生拿到材料會感覺發蒙。

第二,作文材料的壓縮增加了難度,故事原文中“飛機各部位中彈的概率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引擎上會很少?引擎上的彈孔到哪兒去了?原來這些彈孔已經隨著墜毀的飛機落到地球上去了!軍方統計的只是返航的飛機,那些遭遇不幸的飛機被忽視掉了”這段話中“飛機各部位中彈的概率應該是一樣的”這句話很重要,有些學生考慮不周全的話,可能腦補不出來,會容易造成審題的偏差。

第三,對材料寓意的把握也需要縝密的思考,細緻的分析,準確的把握。

第四,合適的例子不是很好選擇,能夠準確恰當的進行說理的例子比較難找。

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這篇作文可以有以下立意:忽略之處見真相;欲知其實,先觀其逝;彈痕少處,方為軟肋;倖存者偏差;勿為一葉而障目;另一種思維,另一種發現;謹思慎取,堅守別樣;舍表求裡,方得真理;見別人所未見;角度決定成敗;拔開表象,喊出真相等等。

由於可選取的事例不很好找,所以寫作的時間可能會拖長,可能影響整張試卷的答題效率。

預祝考生考出優異的成績!

育明高中老師解讀遼寧高考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