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紫砂壺的泥料、器形與泡茶的關係,是茶客與壺友共同關心的話題,很多資深玩家更是有自己一套獨門心法,密不示人。由於變數很多,所以侍茶性是個很難一兩句說清的事。雖然如此,也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瞭解一些基礎原理十分必要。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些基本原理。還是需要先說明,壺的侍茶性,雖有其基本原則,但泡茶是否好喝,還是要看使用者的手法,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不同器形的侍茶性

一般壺身高的器形適合紅茶、熟普類,烏龍茶裡邊的巖茶類也可以(半發酵焙火的)。原理是身桶高的壺品,茶上面的水層比較厚,可以悶出茶的醇香。像硃砂泥龍蛋、源泉等都屬於這個類型。

壺身矮些的,適合生普類、綠茶、白茶之類,原理是這類壺品茶上面的水層比較薄,不容易把茶悶熟。綠茶、生普類主要喝甘甜鮮爽的滋味,不宜把茶悶熟了。比如店裡德弈齋印款的紫泥調段砂霽月、龍山茗砂潘壺都屬於這類。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泥料角度分析侍茶性

這點還是從茶的大分類說起吧!

烏龍茶中鐵觀音、臺灣高山茶這類未經過培火的茶品,用朱泥、紅泥壺泡效果最好,因為這類茶品共性是香氣高揚,而朱泥、紅泥的壺本身密度大,氣孔率低,泡茶不易奪香,所以用朱泥、紅泥泡,香氣足。此外這類茶品用段泥壺泡也不錯,因為段泥發茶水甜,這類茶品除了香氣外,甘甜的茶湯也讓人享受。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烏龍茶中武夷巖茶一類用火培過的茶品,這類茶品既有花香又有濃濃的炭火味道,我個人感覺用店裡的硃砂泥泡效果非常好,器形以身桶較高為宜。此外,店裡吳錫生老師早年給老壺配蓋子的青灰砂泡巖茶類也不錯,由於青灰砂較粗,氣孔率高,吸附性自然也高,所以開始泡會有些奪香,但是如果一直用一把壺泡,大概兩個星期後,最多一個月,這把壺的侍茶性就會非常好了,因為壺已經吸飽了巖茶的花香巖韻,發茶效果就相當好了。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兩種茶性質不同,選用的壺品也不同。

先說普洱生茶,如果是年份比較淺,主要也是飲其鮮爽,這種情況下要選用身桶矮的紫砂壺,泥料以紫泥、清水泥、青灰砂為宜,這幾種泥料透氣性好,氣孔率高,吸附性也好,能很好的吸附茶葉中的雜味,讓茶湯更加甘醇。

如果是陳放多年的老普洱茶,則需要用身桶高的壺來泡,才能慢慢的生髮其茶性。再來說說普洱熟茶,熟茶是發酵茶,湯色紅潤,除了選用身桶高的壺外,泥料選擇紫泥、清水泥、青灰砂比較好,原理同上這類泥料可以很好地吸附熟普的雜味,尤其是渥堆發酵的味道,可以消減很多,使茶湯更加醇厚。此外用段泥泡普洱無論生茶、熟普,湯水都會比較甘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黑茶和普洱茶近似,選壺可以參考普洱茶的原則。

白茶,也要看是新的白茶還是老的白茶。一般牙尖類的新白茶,用矮身桶的壺,紫泥、清水泥、青灰砂等比較好,可以很好的保持茶葉的鮮爽。這個也要結合飲用者的習慣,如果想要悶出白茶濃厚,那就需要用高身桶的壺了。同理老白茶也是需要高身桶的壺品來泡。

使用者的手法

手法那就講究太多了,因素很多,一兩句話,真的難說清楚。您要去買專業的泡茶書籍看看了。簡單講,就是投茶量、水溫、出湯速度,這幾個要素。如果加以變化,就變化萬千了,需要自己上手研究、體會,不可以一概而論了。不然,也不會講“禪茶一味”了。飲茶的過程,就是在體會個中變化。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口徑的大小

這不是主要因素,口小聚香能力強點,口大方便使用,這些都要結合每個人的心性選擇。口小適合鐵觀音,鐵觀音香氣重,口小聚香,泥料選擇紅泥為佳,出湯越快越好。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這些泡茶技巧可供大家參考,其實泡茶,只要自己有感覺就行,無所謂對錯。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本身就是在對錯之間轉換,沒有絕對的。絕對的在自己心裡,隨便一把壺,一捧茶,泡上一壺,有感覺,怡然自得,就夠了。喝茶、玩壺,本就是樂事,我感覺太多牽掛,倒是沒享受了。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老司機講解紫砂壺泡茶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