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上一篇把心经的题目讲了一下,下面我在往外拓展一下,继续斗胆讲,不对的地方希望海涵。

在佛教的世界观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什么都是不完美的,什么都有缺憾,矛盾无处不在,烦恼无处不在,不管你怎么做,命运总有办法让你不爽。

叔本华不是也说过吗?人生犹如不断的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切换的单摆。我们要想逃离这些苦难,就要修行,就要寻求般若智慧。度过生死之河到达智慧的彼岸。

既然叫生死的彼岸,可见对生死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

神秘的《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我简单说一下两种生死。

阶段生死可以简化为“生住坏灭”,凡是一件事,一个物体,都要逃不出生住坏灭这四个阶段,从事物产生,再到驻留存在,然后慢慢损坏,直到最后消亡,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此一时非彼一时。这叫阶段生死。

婴儿出生了,老人死了,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生死离别,悲欢离合不断循环演绎。

在佛教的世界观看来,在没有达到般若智慧的彼岸之前,死亡和新生只是六道轮回的一个阶段而已。我们的今生是一段,往生是一段,来世也是一段。我们所说人死不能复生,这个死亡这也是阶段生死。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善于思考的朋友该说了,这是迷信,人死如灯灭,肉体与意识一起消亡,我只过好我的这段人生就好,管什么来世,来世再好与我何干?还有比较极端的,会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来世再坏没关系,我也不知道。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后来在佛教八识里找到了答案,问题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现在所谓的我,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在意识层面自我之外还有至少两个我存在。

意识层面的自我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这些七窍感官感受到的我。这种通过感官信号刺激建立起的自我是很低级的自我。这个低级的自我确实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幻灭。

有的朋友可能又说了,我们不是还有思维吗?笛卡尔不是说过,我思故我在吗?

是的,确实是这样的,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人在呼吸心跳停止之后,眼耳鼻舌这些感官很快停止工作,此时即可判定为死亡。

但是此时此刻,人的思维还是在运转的,还有意识,意识还会接着存在一段时间,然后慢慢陷入真正的死亡。

神秘的《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由此可见,人的死亡过程由眼耳鼻舌这些感官消亡,再到最终思维意识的丧失而被最终判定为死亡。但这些是真正的死亡吗?不是的,这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死亡。

佛教认为,人至少是有八识的,刚才我们说的死亡,用佛教的话说这叫前六识幻灭。

除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之外,还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眼识 ,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佛教认为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消失的,所谓的来世今生的那个我,就是末那识的一部分和阿赖耶识的全部。

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是没有分别心的,简单的说是没有善恶好坏之心的。他们只会把你活着时候的所做所想分毫不差的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然后在你肉体消亡之后随着中阴身参与六道轮回。

这里还可以岔开,讲一大段,是关于因果报应的,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波罗蜜,要讲生死彼岸的问题,所以就不扯远啦。

神秘的《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该说所谓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不就是灵魂吗?又讲封建迷信,但是我要说科学也已经部分证实了以上说法呢?

现在心理学研究的潜意识按照佛经的表述就是末那识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活着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潜意识或者说是无意识支配的,你以为你很理性,其实不是的,具体数字我忘了,至少有七成以上的言行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决定的,而你却误认为是自己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决定的。

神秘的《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二)

(今天先聊到这儿吧!明天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