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心得分享:“广学多闻”和“一门深入”是什么关系?

学佛心得分享:“广学多闻”和“一门深入”是什么关系?

学佛心得分享:“广学多闻”和“一门深入”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对于广学多闻和一门深入感到矛盾,不知道如何取舍,以为一门深入就不能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妨碍一门深入。其实两者并不矛盾,都是需要的,学要广,行要专。广学多闻的基础上,需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的同时,不防广学多闻。

广学多闻可以让我们对佛法的全貌有所了解,建立起基本的正见,清楚自己更适合哪个法门,从而找准目标,坚定信心;一门深入是在广学多闻的基础上,扎实用功,步步深入,最终成就菩提。比如说盖一幢大楼,首先要有全面的规划,如何施工,怎样建造,有什么步骤,用什么材料,这些都要首先搞清楚,然后再按着这个规划,一步步的实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根器情况,适合哪一个法门,目标和方向是什么,是为了自己个人解脱,还是为了广度众生?这一切都清楚之后就应该认准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地修,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三心二意,见异思迁,那样的话,必将一事无成。有个比喻,说一只老鼠,掉到棺材里,这里啃啃,那里啃啃,最后累死也没出去;而聪明的老鼠,就认准一个地方,一直啃,一直啃,最终啃破就出去了。

如果年老体衰,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或者生死心切,能够万缘放下,一心求生极乐,那么专持一句佛号,老实念去,是可行的。但是对大多数人的长期学修来说,如果不学教理的话,这句佛号怎么念、念佛之外怎么待人处事,我们都不会清楚,怎么念得好呢?憨山大师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不听经闻法,就很难解开心中的缠缚与牵挂,念起佛来难免妄念纷飞,于是也就得不到真实利益。

一门深入的同时,有时间、有条件的还应该广学,这样更能融会贯通,才会有善巧方便去接引各种各样的众生。印光大师对此曾有开示:“譬如契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寺院每天早晚课都有三皈依,其中有: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迹,就是要教导我们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方便善巧。菩萨要法门无量誓愿学,难学能学,遍学一切法,乃至要学通五明,才能广利众生、成就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