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對資本市場要有敬畏之心

近日監管層力推的CDR(中國存託憑證),因小米的暫停發行而漸趨理性。

6月19日,小米集團向證監會提交《關於推遲召開發審委會議的申請》,稱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證監會隨即回應尊重小米的選擇。

上會當天宣佈取消發行申請,這在A股市場極為罕見。從6月6日針對CDR發行總額度為3000億元的戰略配售基金獲批,到7日小米遞交首單CDR發行申請,再到12日證監會發出2萬餘字的長篇反饋意見、15日確定小米上會時間,19日小米發佈推遲上會申請,不到半個月,CDR帶來的躁動終於迴歸冷靜。

小米這半個月CDR之旅的終結,不僅讓各方有了喘息的空間,更讓投資者看到了相關方在尊重市場規律方面的實質性行為。

實際上,為CDR發行掃除障礙和打開通道,證監會曾做了較為周密的部署,在本月初密集發佈《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9份文件,還專門為CDR開設通道單獨排隊,設立高於一般標準的審核要求,組織機構詢價對象召開會議,督促機構合理報價、理性估值。這一方面可以看出監管層推動改革的決心之堅定,對首單CDR發行的示範作用也寄予厚望;但另一方面,對於文件與現行法規不相容之處,以及科技龍頭企業通過CDR迴歸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考慮的並不多。

因此,小米暫停發行CDR的消息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既有小米在硬件製造商與互聯網科技企業之間的“身份選擇”讓投資者估值無所適從,亦有監管層神經緊繃,擔心出現“泡沫上市”,讓投資者受到損失,也影響市場對新經濟的接受度。此番暫停發行,對於市場各方而言都未必是壞事:監管層星夜兼程的節奏可以稍微緩緩,企業和投資者應平復躁動的情緒,迴歸冷靜的評估和判斷。

可以說,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系統,有其自身運行規律,改變其中的一環,就必須留意對其他諸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在改變一項規則或制度之前,需要充分評估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因勢利導,儘可能減少人為的因素,是不可少的準備工作。A股因其特殊性,目前存在不少不同於他國的制度,牽一髮而動全身,更應慎之又慎。

換言之,對於CDR,監管部門主要精力可以放在提防大企業上市將對市場產生的衝擊以及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包括其風險與合規性。

總體而言,小米CDR不過是本輪資本市場迎接新經濟創新試點的一個開始。比第一單成敗更重要的,是維護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要做到這些,尊重市場規律、敬畏市場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