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減負是穩增長應長期堅持的方向

1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工作。

我們認為,在統籌推進穩增長的大目標下,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惠民生,一個重要方面是持續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實現“放管服”等改革措施的落地,培育更多更有活力、負擔更輕的市場主體;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繼續採取更加切實的措施實現減負。

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所得稅優惠等政策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其中提出,上述政策實施期限暫定為5年,目標是使創投企業個人合夥人稅負有所下降、只減不增。

此次對創投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年終歲尾國家層面上對個人和企業減輕稅負送出的一個“大禮包”。事實上,整體上為個人和企業減輕稅負一直是近來的工作重點。過去一年,相關部門為個人和企業減負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也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進一步減負也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的大方向。

拿個人所得稅來說,因為個稅起徵額調整等因素的影響,10月份全國個稅納稅人數減少了6000萬人,全國個稅收入減少了316億元。其中帶來的個人收入的增長,很多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

在企業層面上具體減輕了多少稅負,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但有專家認為,今年的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1.3萬億元,以後這一數字還會增加。

要看到,持續性減負是當前經濟形勢的必然要求。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其中,減負就是“及時採取”的“對策”之一。

而在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講得更加明確:“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要加大減稅力度。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而且要簡明易行好操作,增強企業獲得感。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

在持續性降低稅負方面,我們認為起碼要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

要保證政策的順利落地並取得切實成效。比如“營改增”是一項好政策,但在執行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規範徵管給一些要求抵扣的小微企業帶來的稅負增加。這只是一個例子,重要的是,相關部門要確保打通減負政策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將減負“大禮包”及時足額送到每一名納稅人手中。

同時要保證在稅負方面對國企和民企的平等對待。

雖然我們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總體保持一箇中高速的增長是可以預期的。同時,隨著各項減負政策的落實,財政收入再想像過去那樣取得較高速增長是很難的事。在中央指引財政政策需要更積極的背景下,預計明年預算赤字率、地方政府債發行等都可能會有所提升。這種情況下,把錢用在刀刃上、政府勒緊褲帶過“緊日子”,也是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