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东莞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位于东莞市大朗镇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今年春天将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散裂中子源今年春天将正式对外开放

位于东莞大朗镇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控制室,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正在听取加速器物理系统负责人王生汇报加速器调试的最新情况。今年春节期间,当大家都在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之时,散裂中子源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并没有休假,甚至24小时在岗值班。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王生:“这么一台装置,大概有几千台设备正在运行,可能有一台坏了就要维护,所以春节正常运行需要的人手非常多。时间很宝贵,也很紧张,我们之所以春节运行,就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束流给谱仪进行调试。我们开玩笑说,每一个小时,这电费都要一万多元,所以要保证调试正常。验收之前,我们也很紧张。”

按照计划,2018年春天,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将全部完工,正式对国内外用户开放。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正式开始让用户来使用,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科技前沿,也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些瓶颈问题,提供关键的研究手段,这应该说是很多科学家翘首以盼的。”

东莞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中国散裂中子源下一步将启动更多谱仪的建设

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建设了三台谱仪,但是按照20台谱仪接口进行了建设。陈和生介绍,接下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还将规划更多中子谱仪的建设。

陈和生:“我们要建更多的谱仪,现在珠三角地区的大学,比如说东莞理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还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和工信部五所,还有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他们都有计划修建谱仪。”

东莞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就跟科研人员们探讨谱仪的最终设计方案。

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材料衍射谱仪 今年将动工

在离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10多分钟车程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年开工的第一天,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就跟科研人员们开始探讨谱仪的最终设计方案。

张书彦,是前英国散裂中子源首席科学家,她在英国负责的用于材料检测的Engin-X谱仪是世界上技术最领先的工程谱仪之一,她曾经通过一个项目为英国核电站延长了8年的使用寿命。目前,她的首要任务就是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合作建成工程材料衍射谱仪,让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去年,工程材料衍射谱仪的整体设计已经完成了,今年就要开工。刚才我们就讨论了谱仪建设的计划,还有谱仪里面的一些设计,我们今年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当然首要的任务是谱仪的开工,这个谱仪的建设周期是争取总共用三年完成。”

张书彦介绍说,中子谱仪还只是其中一种研究手段。今年,研究院还将重点建设应力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将汇聚中子谱仪、先进应力测量仪器、数值模拟仿真平台等四大研发手段,为接下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东莞依托散裂中子源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中国散裂中子源逐渐形成产业与人才的聚集效应 推动东莞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

去年底,我省正式启动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其中,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在东莞落户。

陈和生:“散裂中子源会成为广东省的材料科学技术实验室的一个核心的装置,我们会和材料科学实验室密切合作,来把它尽快办好,为松山湖的中子科学城,为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中心的建设发挥作用。”

当前,东莞正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目标,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加快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集聚,推动中子科学城成为东莞未来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

张书彦表示,对于东莞规划中子科学城非常期待,她从英国回到东莞的这两年,见证了东莞一系列的科技创新的蜕变,从散裂中子源建成,再到材料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在东莞落地,“东莞中子科学城从蓝图到现在走进实现,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为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施展的舞台。”

陈和生透露,目前国内很多一流的科研单位都在积极考虑到中子科学城来开展研究工作,建立研究机构。“现在实际上已经凝聚了很多人才,包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也都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我们这也聚集了大批人才。在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之后,这个聚集的效应更加明显。”

除了抓好松山湖、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外,今年东莞还将启动一批创新节点项目,大力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启动高企“树标提质”工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行动计划,加快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