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Made in东莞,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低价值制造标签。凭借全球第一的电子信息产品规模, 随着市场的改变,东莞体现了这座城市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产业上,所拥有的底蕴和实力。

东莞制造,小领域也有大作为

提起那些电子消费品终端,手机、电脑、家用电器品牌,每个人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电子产品的上游,是由怎样的企业和行业来支撑。

“我们就是电子工业的一块地。”东莞市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述峰入行已近30年,他如此描述生益这家企业在行业当中的位置,“我们生产的产品叫做覆铜板,服务于线路板企业,后者的客户是整机厂,就是消费者熟悉的华为、苹果这些品牌。”

覆铜板究竟是什么?刘述峰解释,这块板主要用在通讯、电脑、汽车、仪器、数字家电等各个领域。从手机、笔记本、台式机,到大型计算机,再到变频用的空调,乃至各种上天下海的仪器,无论民用还是军用,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生益科技国际标准化工作走在行业前列 资料图 曹雪琴 摄

生益科技成立于1985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开发出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刘述峰说,2016年,全球覆铜板整个行业的产值是100亿美元,东莞的生益科技,占了13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2011年,生益科技获批组建“国家电子电路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6年通过科技部验收,目前是东莞市唯一一家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

在公众层面知名度不高,但在行业却响当当。刘述峰说,科技部研究中心的认定,全国进行了20多年,只有200多家获得。这是个排他性的称号,彰显了生益科技在特定领域的实力。

在东莞,像生益科技这样在电子和基础产品领域,拥有雄厚实力,却不见得在公众面前会抛头露面的企业,还有很多。

成立于1993年的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结构件、液态金属产品、高端LED幕墙及工业配件、模具等。

宜安科技公司方面介绍,他们服务于包括联想在内的众多品牌,是汽车厂商上游领域最大的顾主之一。凭借完整的产业链条、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该公司已形成以国内外著名客户为依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以高精尖新材料产品为导向的发展格局。2012年,该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公司的科技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优异成绩。2017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了令人瞩目的倍增计划,给予重点企业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从字面上理解,“倍增计划”旨在实现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包括生益科技和宜安科技在内,这两家公司都被认定为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享受专项奖励资金政策,在土地供给、人才兴企战略、人才教育资源保障等得到助力。

东莞制造,在各种电子消费终端的背后,事实上无处不在。这些在东莞立足10多年以上或经历转型的企业,彰显了东莞制造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史。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近日,在位于万江的伟光集团生产车间内,尺寸不一的“大力神杯”纪念品被整齐排放在一起,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赶制新的订单。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伟光集团获得了授权,生产“大力神杯”、徽章、钥匙圈等世界杯纪念品。图为“东莞制造”——“大力神杯”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东莞制造”——“大力神杯”

抓住机遇,电子行业再创辉煌

东莞素来以制造业发达闻名,有“世界工厂”之称。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每当遭受诸如“倒闭搬迁潮”“用工荒”之类的质疑,外界都会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东莞。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东莞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一方面,有的企业像生益科技,针对覆铜板行业深耕,并抓住电子产业的风口,凭借扎实技术,提供产品支撑。另一方面,有的企业不断优化产业基因,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抓住更大的机遇。

得益于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所带来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东莞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树立品牌,实现了从过去的OEM(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产)的转型。

早年间,东莞台式电脑整机的配套率一度达到9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几乎遍布全市30多个镇街。但是,随着台式电脑市场的萎缩和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兴起,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阵痛和转型。这也是东莞制造业的发展与成长之路。

东莞制造业再度迎来辉煌。世界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东莞拔得全国智能手机制造的头筹。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异军突起,东莞抓住机遇,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蝶变。

目前,东莞拥有华为终端、欧珀、维沃等龙头移动通信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56亿台,华为、OPPO、vivo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六,全球每5台智能手机里就有一台产自东莞。

这时,也许很难有人会记起,知名手机品牌诺基亚曾于2015年关停了东莞工厂。当时,许多外界人士由此做出“东莞的手机制造业不行了”的论断。但事实上,东莞工厂关停仅仅是诺基亚在全球竞争中逐渐落后的一个缩影。此事的另一面,是更多的东莞本土手机制造企业凭借多年致力于自主创新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正在蓄势待发,瞄准市场发展机遇。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凤凰周刊》:Made in 东莞,不只是标签

华为、OPPO、vivo等本土手机制造企业的设计研发等供应链的核心环节都在东莞,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迅速崛起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中坚力量。公开数据显示,在东莞长安镇的欧珀(oppo)研发总部,4000多名研发人员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近万件,其中85%左右是发明专利。可以说,创新是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强势崛起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由台式电脑到智能手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成功不仅是因为技术创新,也得益于在厚重的产业基础上,逐步生长和聚集起丰富的产业资源,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相对于过去的台式电脑产业,东莞智能手机产业表现了更强的根植性、更强的竞争力。

生益科技的研发中心创立于2008年,投了2.8亿的资金。董事长刘述峰说:“我们的覆铜板产品市场很大,可以说是电子工业金字塔的底端,支撑了形形色色的产品。但同时,我们也是倒金字塔的尖端,电子信息工业的总产值3.3万亿,而覆铜板行业只有100亿美元。”

刘述峰认为,电子工业是整个世界经济领域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一块。这个行业的消耗很快,需求很大。未来很多新形态的产品,都会要用到覆铜板。他举例说,某知名企业在江苏淮安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几十万平方米的厂房都需要装满覆铜板。而像自动化机器人,自动驾驶,未来也都少不了覆铜板,这些都是新增需求。

企业要抓住机遇,注入新的活力。而在市场的驱动下,东莞政府也发挥了创新精神。2017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从字面上理解,“倍增计划”旨在实现企业收入和资产等规模指标,以及利润和纳税等效益指标的翻番。在这些指标背后,通过做大企业,实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在东莞的快速汇集,从而打破对人口红利、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依赖,令各方期待。东莞试图从政策、产业、土地、资本、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以最大决心和最强力度支持企业倍增发展”。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倍增计划是促进东莞实体经济发展壮大行之有效的路径,产生了显著的政策效应,2017年,195家市级规上工业倍增试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8%,有17家市级试点企业已提前实现倍增。

2018年,东莞市委一号文提出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东莞速度向东莞质量转变。其中在深入实施倍增计划方面,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效应,推动更多存量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大力推动全域倍增,逐步将倍增定向扶持政策扩展成普惠性政策,带动全市企业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

这些都体现了东莞制造背后的精神。无论是产业金字塔的哪个环节,不管是东莞制造的哪个领域,东莞制造的标签涵义丰富,但唯有活力,才是永恒的源泉。勇于冲破传统思维与模式的羁绊,开拓更多充满活力的路径,东莞才能以创新精神和手段,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