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功自傲者戒

佛教把贪嗔痴慢疑看作人类应该断除的坏习气,一般学佛人对贪嗔痴十分警惕,对于慢却很容易忽视,岂不知,许多佛教界的精英人物,最终都败在一个慢字上。

学佛的有各种人,各种心态,最终结果也各不相同。

最常见的一种是缺乏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很笨、很差,很难成佛,这种人很容易落于迷信,他们把自己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外在的、有超能力的人身上,因此常常会被一些所谓的“大师”忽悠了,这里先不多讲。

还有一种就是盲目自信的人,这种人一般比较聪明,能说会道,于是他们便觉得似乎自己比别人更容易成佛,他们往往喜欢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话,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定位在教育者的位置上,热衷于所谓的弘法传法度众生,热衷于组织各种与佛教有关的活动,他们自负地认为自己办了天大的好事,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放在众生之上,在这种人眼里,自己就是菩萨,其他人就是众生,什么叫大我慢人?这就叫大我慢人。在这种大我慢人眼里,三藏十二部佛法是为别人说的,不是对自己说的,他只会用佛法去要求别人,很热衷于给别人当老师,却不懂得用佛法对照检点自己。这种人很麻烦,往往他的弟子们都有所成就了,他自己的修行却根本没有上路。

还有一种人,有钱有势,热衷于捐款修庙、印经、资助法会、供养大德,这种人由于经常听到法师大德们赞叹鼓励的话,便真的以为自己有很大功德了,于是便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比一般居士高出了一个层次,因此对別人指气颐使,傲慢无比。这种人不知道的是,只要有一个功德心在,就只会增加我执和我慢,成为自己得度生死之海的巨大障碍。若论供养,你比梁武帝多多少?达摩还说梁武帝实无功德呢!以功德之心作供养布施,只能种点人天福报而已,在成佛的路上,这只能算有了一点福德资粮,论成佛,远着呐!

真正学佛的人,既不自卑,也不自傲,谦和矜持,听法时虚心诚敬,说法时也不失自我觉照,布施供养时三轮体空,不见施者,不见受者,也不见所施之物,尽心而已。如此用心,成佛不远。

摘自赵文竹《旁观者》

居功自傲者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