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華夏長河,源遠流長。

我們駕著時間的小舟回溯之,經過滄海與橫流,到2396年前,五月初五的汨羅江畔。

此時的楚國已經不是楚國了,郢都已被秦軍攻破。

看著滿目瘡痍,山河破碎,一腔熱血的三閭大夫屈原,終於無法忍受亡國之痛,開始奮力一跳。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屈原

從此,汨羅江的上面,籠罩上了一片愛國忠心的浩蕩之氣,屈大夫的赤血丹心,永遠也銘記於華夏子孫的腦海裡。

從此,人間也有了端午節!無疑端午的一開頭,就充滿了悲壯之氣!

然後,這悲壯之氣,在時間長河流淌中,從未消失。

大宋朝1276年,文天祥被元軍所扣。然而它在鎮江逃脫後,不幸的是,卻被宋朝的同僚們,謠言誣陷。

那一年的端午節,文天祥的心情不舒暢,他一腔悲憤,懷著當年與屈大夫同樣的拳拳之心,寫下了《端午即事》。

端午即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丹心照夙昔”是文天祥一輩子的真實寫照,從“我欲從靈均(靈均是屈原之字)”可以看出,文天祥對家國的赤子之心,真如當年屈大夫是一樣的。

然而,“三湘隔遼海”,又可以看出文天祥,也如當年眾人皆醉他獨行的屈大夫一樣,是多麼的無奈彷徨!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文天祥

我們華夏的歷史,之所以沒有斷流,感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個的愛國志士的前仆後繼。

同樣,宋朝的張耒,在他的一個端午節,他也不忘這種端午精神,還有聯繫他眼前的宋朝景象,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詩,以紀念那些忠心愛國的人士。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無論如何,似乎端午節都應該不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他應該是一個痛定思痛,讓我們每個人來反思的節日,因為它的誕生本身就是一種悲壯。

然而歷史的長河,激流跌宕,有低谷,當然也有高潮的,我們不應一直歡樂熱鬧,當然也不能一直哭兮兮的。

757年的五月,對於多半生都鬱郁不得志的杜甫,是段人生難得的快樂時光,他被肅宗授官左拾遺,他是終於可以做官了!興致起來,他寫了一首難得的高興之作《端午日賜衣》。

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可是杜甫的高興是很短暫的,馬上又得罪了肅宗,被貶被下獄,然後人生軌跡也改變,從此開始顛沛流離。

不過正是這人生的不幸,造成了他的詩的大幸,他深入到了民間疾苦中,因切身所見所以切身體會,所以就有了偉大的“三吏”和“三別”。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變數,不過那個被皇上恩賜的端午節,應該就是杜甫的人生巔峰時刻吧。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杜甫

快樂雖然短暫,所以我們有時候,就是要及時享受的,不要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然後辜負了好時光,我們要聽杜十孃的,要“花開堪折直須折”。

這一點上,感覺宋朝的大文豪蘇軾,做的尤其的好,即使在何種困境磨難中,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

1090年,蘇軾因為黨派擠兌,又被擠出了朝廷,到杭州做知州,這時的他,應該是苦悶憋屈的吧。

可是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蘇軾,怎麼會為這點事情影響心情。

那一年的端午時候,美麗的杭州正是山如眉黛,波同眼流。

他不自禁的走出州衙大門,到杭州名聲十三樓,於是就有了下面這首。

南歌子·遊賞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杭州風景

大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啊!“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是多麼的餘音繞山,回味無窮啊!感覺那個端午過後,蘇軾的心情肯定是大好了起來的!

其實,在端午這個山色疊翠的時節,別說有情趣蘇軾,逛過美麗的杭州十三樓後,會心情大好。我們普普通通的人,在此時此刻,走出去一圈,聽到鳥語,聞到花香,肯定也會耳朵懷孕,眼鼻有福的,然後心情必將是歡樂的呢。

還有這個時候,正是火紅的石榴花盛開的時節呢。面對這麼吉祥如意的花兒,我們的文人騷客們,當然不會放過描寫這樣的盛景。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石榴花

比如一向好去山西村、山東村閒逛的陸游,在1195年的端午,又不知轉到了那個村子裡,看到滿眼的石榴花,就寫了下面的這首詩呢。

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無獨有偶,一代文宗歐陽修也在他的一個端午節,看到了正開得熱鬧歡騰的石榴花,也留下了佳作一首。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這一年,歐陽修的端午節,一定也是過得知足好看的吧,他也應該是輕鬆的,黃鸝鳴叫竟然驚破他的紗窗夢,那一刻敢肯定,他是沒有煩事掛心頭的。

端午這個時節,要是天氣還好,不太炎熱的話,感覺還是很適合出去遊覽一番的,像清代才子納蘭性德,就在他的一個端午節,走出了書齋呢。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納蘭性德

然後,他又把他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篇遊記,名字叫《摸魚兒·午日雨眺》。

摸魚兒·午日雨眺 納蘭性德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臺榭空濛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衝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綵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那一天端午,文天祥,杜甫,蘇軾,納蘭性德等,都經歷了什麼?

端午景色

臺榭空濛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多麼生動有趣的端午景色啊,還有“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又是多麼明媚歡喜啊!

這一年的端午,納蘭性德的心情肯定也是不錯的。

看完納蘭性德的這個端午,感覺我也要馬上安排一下,這個端午家裡的出遊計劃了,要不,真是要錯過了一年的好風景啊!

一路看來,感覺這些大文豪們的端午,是人生百味,各有不同啊。

但是他們之所以有各種各樣的所感所發,都是因為屈原當年,五月五日的縱身一跳。

屈大夫的氣節,隨著時間長河流淌,無時無刻不光耀著華夏,它其實在這流淌中,早已成了一種基因,並在長河裡的,每個仁人志士的血液裡,跳動閃爍。

也正因為屈大夫,他們才能在一個天涯共此時的節日裡,共同緬懷先賢,激勵自己,才能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那麼一道道的痕跡。

不過也要感謝這些志士,英雄,文豪們,感謝他們這些,無意間的記錄。

正是他們那發自肺腑的記錄,讓我們現代人看到了一個個,那麼多的鮮活有趣的端午,而不是留下“天空有鳥飛過,而沒有翅膀的痕跡”的嘆息和遺憾!

也正是因他們發自肺腑的記錄,讓我們也看到了一種中華精神:一邊大義凜然,風氣浩蕩,一邊又熱愛生活,一邊又能時時享受生命過程的美好!

所以從一個端午,就可以看出,我們絕對是一個大有希望的民族和國家。

我們必將在這新時代,勇於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在歷史的長河中,再濃墨重彩的畫上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