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人格幾乎完美?看完這些經歷你也會很佩服

文天祥,人格幾乎完美?看完這些經歷你也會很佩服

家對文天祥的印象是什麼?人們普遍知道他寧死不降的氣節,也耳熟能詳那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讓我們對文天祥做一個稍微深層次的瞭解。

筆者對文天祥有更深刻的認識是從他的《指南錄後序》,我瞭解過許許多多自詡君子的人,也認識過許多古人的生平,只對二人做過近乎完美的評價,第一位是我們的周恩來總理,第二位則是文天祥。兩人都是文武雙全,又是一樣地甘願為國奉獻,最重要一點,他們二人生平沒有汙點,無論在任何方面。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是南宋時期的丙辰科狀元。

文天祥二十一歲不過弱冠之年就已經上了金鑾殿,殿試之時,更是受到宋理宗的賞識,拔得頭籌,成為狀元。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總是帶著銳氣的。皇帝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會災害不斷、民生困苦、人才缺乏、士風浮華、財政困難、兵力薄弱、盜賊縱橫、邊境不安、外侮深重?我們文公子的答卷那可叫一個毒辣,他指著矛頭:

“臣聞天變之來,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習盅之地也;兵力之弱,國計屈之也;虜寇之警,盜賊因也“。之後又開始指責臣子和皇帝的安於享樂無所作為,但是他又是軟硬兼施的,先說你的過錯,最後又來一句:“臣稟性愚鈍,不識忌諱,握筆在此,不自知其言之過於激,亦不自知其言過於泛,冒犯天威,罪不在赦,惟陛下留神。”堵得宋理宗沒話說不好治他的罪,那樣反倒顯得他小氣,如此性格,著實可愛。

氣節大家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南宋危亡之際,臣子們要麼膽小如數,城門緊閉,偏安一隅,享受狂歡,要麼早已投靠了元朝。彈盡糧絕被捕至潮陽,見弘範,弘範對待他的態度如同對待客人一般,元朝希望能夠運用他的威望招降張世傑以及其他還在負隅頑抗的官兵,文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勸他,他如今已經盡了臣子的義務,憑藉他的才學能力,在元朝依舊可以官居宰相。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

天祥泫然而哭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從被捕之時,他便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文天祥不傻,南宋已經是苟延殘喘,要想恢復生機幾乎是不可能的。從《指南錄後序》可以猜測一二,或許他早知道自己將會身死異鄉。


文天祥,人格幾乎完美?看完這些經歷你也會很佩服

在這裡不得不談到另外一位同一時期的狀元留夢炎,同樣是頗負盛名的才子,同樣年少有名,二十五歲狀元及第,但他的狀元之位大概是南宋給的最後悔的一位了。留夢炎連同內奸陳宜中降元,拿自己家鄉衢州作為獻禮表示自己降元的誠意,在文天祥抗擊元朝之時極力阻止,忽必烈為了留文天祥為自己所用,派了很多人勸降他,其中就有留夢炎,明白留夢炎何其無恥,文天祥寫下了《為或人賦》一詩:“悠悠成敗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終,金馬勝遊成舊雨,銅駝遺恨付西風。黑頭爾自誇江總,冷齒人能說褚公。龍首黃扉真一夢,夢迴何面見江東。”以此來諷刺嘲弄批判留夢炎以及其他降臣。

此舉也讓留夢炎對他懷恨在心,忽必烈勸降不成,與文天祥僵持不下,殺他,會有人說他殺賢,不尊重有才義臣,不殺他,文天祥一定會再跑回南宋捲土重來,又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有降臣念及曾經同朝為官給了一個建議,讓文天祥出家做道士 亦可兩全。忽必烈猶豫不決之際,留夢炎不幹了,要是文天祥堅決不降還留有性命,讓他這個降臣怎麼辦,讓天下人怎麼看他,我也不知道這個時候他那裡來的臉讓他要顏面。文天祥的死也有有留夢炎煽風點火的一份。

除了派同僚勸降,忽必烈也知道要抓住骨肉親人之情。文天祥是個鐵血男兒,但在妻女那裡,同樣是繞指柔,只是他不能做不義之事,否則他妄為男兒。文天祥被捕在獄中,他的妻女則在元朝宮中為奴為婢,受盡苦楚,他不是不心痛於那般狀況,他在給涕淚橫流中寫下:“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這封信不是給妻女的是給妹妹的。在妻女勸降下他卻板起面孔:”汝非我妻女,我妻女豈教我叛乎!“文天祥希望妻女能明白自己的義理,卻也不敢教妻女知曉自己的心痛。


文天祥,人格幾乎完美?看完這些經歷你也會很佩服

筆者喜歡文天祥,是因為他的忠義很真實,他是一位關愛家人的人,有一些名家的忠義我卻看不得,他們好像對家人的死活,對家人的感受漠不關心,塵世間對他們沒有任何羈絆,好像他們所有的情感都給予了一件事,冷漠地不像是一個人。

元十八年,文天祥被執死刑,臨行前,他問道:哪裡是南方?知曉方向以後,他向南方行了跪拜之禮。他說:“我的事情做完了。“然後從容赴死。

南宋有一女子為了批判當時官兵們貪生怕死的現象,曾寫到:更無一人是男兒。這句話未免太過絕對,文天祥就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好男兒。要是再悉數,也是使得的,辛棄疾之輩,同樣是文物雙全的熱血男兒。只是他們未免太過孤立無援,因為連統治者都對領土主權不甚在意,只能感嘆一句:生不逢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