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川大談本科教育: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川大谈本科教育: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陳寶生部長與川大師生合影

這幾天,四川大學簡直是“高朋滿座”,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副部長吳巖,北大校長林建華,清華校長邱勇……放眼望去,全是教育界“大佬”。6月21日下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四川大學舉行。陳寶生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教育部召開全國會議專門研究部署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還是第一次。陳寶生在會上提到了“四個迴歸”,他說高等教育要回歸常識,迴歸本分,迴歸初心,迴歸夢想。

“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本科人才?”成為高校大咖們紛紛探討的話題。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川大谈本科教育: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北大校長林建華

北大校長林建華:教育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和動力

北大校長林建華說:“北大集中了中國最好的學生,我們應當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那麼什麼是最好的本科教育呢?根本是能充分釋放師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潛力。”林建華還提到,知識的生產和傳播方式已經改變,大學不再具有知識的壟斷地位;人們的學習方式已經改變,課堂不再是唯一的知識獲取場所,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學習與創造、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加緊密,社會變化更快,跨界創新更重要,對品德、素養的要求更高。

學生的利益訴求是多樣的,獲取知識的方式是多渠道的,只有激發學生內在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有更好的學習成長體驗與結果。林建華說,大學的任務就是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北大要走一條“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之路”,教育改革的著力點就是打破邊界,釋放創造潛能。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川大谈本科教育: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清華校長邱勇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讓學生與大師面對面感受有溫度的教育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說,在迅速變化的互聯網時代,本科學生面臨著更多的選擇和誘惑,“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幫助年輕同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本科角隅種,價值引導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

清華大學始終堅持“又紅又專”的育人傳統,對學生提出的“兩個擁護,兩個服務”的基本要求,既在政治立場、政治態度上、做到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立志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積極引導廣大學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邱勇還提到,2017年清華開始推出的開放交流時間”制度,教師每週固定時間接待學生自由諮詢,讓學生有充足的機會與各個領域的前沿學者、學術大師面對面交流,感受有溫度的教育。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川大谈本科教育: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川大校長李言榮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 :背書就能考高分在川大成為“塵封記憶”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說,人才培養尤其是本科人才培養是學校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學科層次和國際化程度等實力集中體現,是最能影射一所大學的辦學水平和治校能力的。本科教育是大學安身立命的根和本,培養一流人才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第一使命。四川大學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探究式——小班化教學”成為四川大學的一張名片,超過9000門功課實現了小班化教學,每個班不超過25名學生。

學校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行開放式命題,實現了非標準答案考試前覆蓋。李言榮說,讓背書就能考高分在川大成為“塵封記憶”,學校加大了過程考核成績的比重,把期末考試成績權重降低到不超過50%,平時成績的分佈在6次以上,100%課程都實現了全過程考試,讓期末考前突擊在川大成為“過眼雲煙”。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川大谈本科教育: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教育部長陳寶生

教育部長陳寶生:嚴把大學出口關 不是輕輕鬆鬆就能畢業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說,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是教育部黨組經過認真研究做出的重要決定,改革開放40年,教育部召開全國會議專門研究部署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是第一次。

陳寶生專門提到了大學生學業負擔的問題,他說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不是輕輕鬆鬆,玩玩遊戲就能實現的,有調查分析,我國大學課堂的挑戰和美國高校相比還是有差距,高校還存在一些內容陳舊,輕鬆易過的“水課”,有人說,現在是“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這種現象應該扭轉,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對中小學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對大學生既要有激勵也要有深度,要改變考試方式,嚴格過程考評,通過鼓勵學生選學輔修專業,參加行業考試等,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讀書上,實現更加有效的學習,嚴把出口關,改變學生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

同時,陳寶生還提到了教師評價的問題。他說一些學校在評價教師時,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過度強調教師的海外經歷,國外期刊論文發表數量等,這樣的指揮棒不利於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要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