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學時也不能過量“增負”

隨著疫情的好轉,復課被提到了各地教育部門的“日程表”上。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補救被耽誤的學時,這考驗著教育管理智慧。

據瞭解,一些學校在復學之後,會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在做好課程銜接基礎上,適當加快教學進度;有的學校會通過“幫扶”的形式,幫助學業困難的學生;有的學校將一些簡單易學的教學內容,安排在網課學習,將一些艱澀的知識放在復課之後學習。

從3月份開始,不少學校已經開始了網課,但師生普遍認為,網課的效果不如平時線下課堂教學,畢竟老師無法監督每一個學生。從諸多的新聞報道中,我們也的確看到有的學生不在學習狀態:要麼離開屏幕前,做自己的事情;要麼人雖然在,卻沒有心思上課,還有的學生不完成作業。教育部門也強調,除高三初三之外,不強制要求學生完成作業,不強制學生每天打卡。可這會不會影響到學習效果,是許多老師最為擔心的事。

學生返校之後,如何補上被耽誤的學時?一種是“補時間”,比如藉助週末,或壓縮暑假。各地教育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定出一些措施。另一種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以往,“題海戰術”是不少學校會採用的教育方法,但事實證明,這並非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法寶”,關鍵的一點是,會擠佔學生太多的時間。現在,教育部門、學校不得不好好動動腦筋,思考怎麼引導學生用更高效的方式學習。

許多老師在上網課,採取的教學方式並沒有隨著課堂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只是將平時的課堂內容搬到網上,自然無法獲得平時課堂的效果,畢竟鞭長莫及。教師應該藉助網課,探索出與網課相適應的教學方式。而在當前疫情還未結束的情況下,該思考如果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既能夠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又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如此,在復課之後,大家也能夠做到很快地調整教學狀態。如果一邊想著補學時,一邊卻又在搞“題海戰術”,只會讓學生變得更累。這恰恰是最令人擔憂的。

補上被耽誤的學時,不是一味地佔用時間,也不是一味地拉長學習時間,而是應該注重教學效率。雖然現在情況特殊,但也不能將“增負”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王軍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