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如何避免退檔和滑檔?

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如何避免退檔和滑檔?

退檔和滑檔對考生造成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沒有被報考的院校所錄取。只是原因有一點差異,退檔指的是達到報考院校的調檔分數線,但是沒有達到報考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或者不符合院校規定的其他錄取條件,稱為被退檔。滑檔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考的所有院校的調檔分數線,直接進入下一批次的投檔環節,稱為滑檔。

在這裡提醒一下各位考生,其實,我們平時常說的“服從調劑”,更合適預防“被退檔”的發生,而常說的志願之間要“拉開梯度”,更合適預防“滑檔”的發生。

“被退檔”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性原因: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投檔比”,部分熱門高校計劃招生數100人,可能會提110個考生的檔案,擇優錄取,這就註定會有10個考生被退檔。

二,人為原因:

1,專業梯度設置不合理被退檔

2,沒有根據自己的分數,認真分析院校往年錄取的位次情況,造成一些考生達到院校錄取分,但沒有達到專業錄取分,如果不服從調劑的被退檔。

3,沒看清錄取要求,報了限報專業被退檔,

4,不瞭解志願填報及投檔和錄取規則被退檔

……等等原因。

預防措施:

1,服從調劑

2,充分了解自己,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或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來選專業。

3,填報時看清要求,一定要避開限報專業(視力,身高,體重,單科成績等等原因)。

4,多收集一些關於報考院校前幾年的錄取情況資料,重點分析大小年現象。

5,所報專業拉開梯度,冷熱兼顧。

注:每年也會有很多院校不設置調檔比例,這也就是說提檔比1:1 ,考生報考這樣的院校,被退檔風險會大大降低。

滑檔的原因分析:

一,沒有根據自己的成績,位次實事求是的評價自己,從而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所填報的院校提檔分數線太高,自己達不到。

二,平行志願對高分考生更有利,一定程度上增加高分考生的錄取概率,對於壓線考生,相對分數低的考生的錄取壓力增大。

預防措施:

一,準確,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實力

二,所報院校拉開梯度,冷熱兼顧。

總結:

平行志願最怕滑檔和退檔,而順序志願一般不會發生滑檔,退檔造成的後果在一般情況下,相比較而言,也沒平行志願那麼嚴重。

上文所說的內容,包含的規則大多數都是由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大體規則對全國各地考生的要求都差別不大,但不排除有一些細節上的細小差別,請考生和家長仔細閱讀所報院校的招生章程,這點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