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謙謙君子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特別看重人的修養。俗語稱“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跟人講道理,不要動不動就來粗的。側重點放在口語上,所以罵人也就很講究,很多都是語言中的經典。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孔子

經典一:藥店碧蓮

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叫《詩經》,收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其中的《小雅·巧言》曰:“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爾雅·釋訓》:“既微且尰:骭瘍為微,腫足為尰。”郭璞注:“骭,腳脛;瘍,瘡。”所以,這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頭頂生瘡,腳底冒膿,還在哪嘚瑟,藥店碧蓮不?

《詩經》距現代有三千年了,並且還是詩歌,這大概是中國文獻中最早的一句罵人的話。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孟子

經典二:斷子絕孫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名丘,字仲尼 ,中國聖人。“無後”,就是“斷子絕孫”。

《詩經》是考證不出作者的,所以中國第一個會罵人的,應該算是孔子。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左丘明

經典三:去死吧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這話讀起來挺文明,古人將壽命分為上壽、中壽和下壽,中壽是指活得不太長。這句話是罵蹇叔的,蹇叔這時大約七八十歲,已經過了中壽年齡。

“中壽,爾墓之木拱矣”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你要是中壽時死,你墓上的樹木該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

這話分明是罵蹇叔:去死吧!

《左傳》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左丘明所作,距現在已是兩千多年,夠早的。

經典四:畜牲

《孟子》:“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這是孟子罵楊朱和墨子的話,不用翻譯。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齊威王

經典五:你麻逼

《戰國策·秦圍趙之邯鄲》載:“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赴於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後至,則斫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爾母婢也!’”

“爾母婢”中,“爾”是“你”的意思;“母”即現在的“媽媽”;“婢”本是“卑賤的女僕”,現在已經沒有“婢”了,也就被人寫作“逼”。“爾母婢”本是罵人 “你媽這個下賤坯子”,相當於現在的“你麻逼”。

《戰國策》成書於漢代,距現在也有兩千年了。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霸王別姬

經典六:腦殘

流傳到現在最為著名的是《史記·項羽本記》中“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之天下者,必沛公也。”

“豎子不足與謀”,這話是范增說的。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項羽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范增遇上了豬一樣的隊友,消滅劉邦的計謀總是不被採納。鴻門宴上,項羽多次示意項羽殺了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藉機行刺,最後還是讓劉邦跑了。范增這麼說,實在是氣憤極了:“我怎麼遇上你們這群腦殘呢?!”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呂后

經典七:你大爺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劉邦是平民出身的皇帝,文化修養自然高不到哪去,暴粗口是很正常的事。陸賈是典型的文人,覺得皇帝這作風不好,所以勸漢高祖劉邦要讀書,劉邦一聽氣就來了。

乃公,就是“你大爺”的意思。劉邦罵陸賈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老子的皇帝寶座是打來的,讀書,讀你大爺呀!

這話還不是劉邦對陸賈一個說的,而是口頭禪。英布造反時,太子劉盈要求出徵,劉邦罵兒子:“豎子固不足遣,乃公自行耳!”

劉邦罵人,基本上就是這風格。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美人心計

經典八:你懂個屁

《後漢書·蓋勳傳》:“勳仰罵曰:‘死反虜,汝何知?促來殺我!’眾相視而驚。”

蓋勳(140—191),字元固,東漢末期名將。蓋勳不屑於與對方交流, “汝何知”不是問對方知道什麼,而是直接罵對方 “你懂個屁!”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紅樓夢

經典九:放你孃的屁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只見一個老婆子出來了,焙茗上去說道:‘寶二爺在書房裡等出門的衣裳,你老人家進去帶個信兒。’那婆子說:‘呸!放你孃的屁!寶二爺如今在園子裡住著,跟他的人都在園子裡,你又跑了這裡來帶信兒!”

《紅樓夢》中,這種話很多,王熙鳳說過,王夫人說過,林黛玉也說過。看來,這該是當時的流行語。

若論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就服孔子!這句千古一罵,現代人還在用

荊軻刺秦王

經典十:一看就是在罵人

《戰國策·燕策三》:“(荊)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這是劉向所寫的《荊軻刺秦王》,荊軻想把秦王(秦始皇)給殺了,可惜失敗。作為失敗的英雄,荊軻臨死前難免要罵人出氣。

不過,怎麼看荊軻也沒罵出什麼精彩呀!實際上都想錯了,看懂當時的情景,就知道荊軻罵得多厲害。

上古時期人們的著裝是“上衣下裙”,戰國時出現了“脛衣”。“脛衣”像一種沒有襠的褲子,只有兩個單獨的褲管,綁在腿上相當於褲子。因為沒有褲襠,容易暴露隱私部分。

那怎麼保護隱私呢? 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只能“跽坐”。跽,長跪也,雙膝著地,上身挺直。《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按劍而跽。”項羽的坐姿,就是“跽坐”,兩膝著地,小腿貼地,屁股坐在小腿及腳跟上。否則,形象就太不雅觀了。

荊軻罵人時,是“箕踞”。什麼叫“箕踞”呢?箕踞就是兩腿張開,那活自然就露在外面。荊軻岔開兩腿坐在那罵,這罵法也太經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