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不僅供應全國吃牛羊肉,還是中國十大糧倉,小米、土豆好著呢


人們一提到內蒙就以為是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面跑著成群的牛羊,內蒙的孩子到外省市念大學,他的同學一定好奇地問,你們家住的是蒙古包嗎?你是騎著馬去上學嗎?聽起來都挺可笑的,其實即使是在草原牧區,牧民也早已定居了,蒙古包只是給旅遊的人看的,讓遊客體會一下蒙古風情,讓你在蒙古包裡面喝奶茶,吃手抓肉,那價格可是夠貴的。

其實內蒙古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地貌十分複雜,有森林草原,戈壁沙漠,有湖泊有河流,還有丘陵和平原,內蒙古的畜牧業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牛羊肉供應全國,內蒙古的農業也不落後,內蒙古還是中國的十大糧倉之一呢,2017年糧食總產量2768萬噸,而內蒙的人口卻只有2400萬人,所以內蒙的糧食要往外省調運的,內蒙古也養活著好多外省人口呢。

內蒙地處祖國北疆,氣候涼爽宜人,無霜期短,所以適合生長的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穀子,大豆,土豆,尤其各種雜糧特別適合內蒙的氣候和土壤,內蒙除了巴彥淖爾通遼有大面積的平原外,其他的地方土地主要是丘陵河川為主的小塊土地。


儘管這樣,這些年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好多精明的農民還是承包了很多的土地,進行大面積現代化的耕作,地膜滴灌廣泛地運用,讓田野展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土地流轉後,失去土地的農民,則是給承包土地的老闆打工,每天能掙一百五十塊錢左右。

沒有流轉出去的土地,農民還是自己種些附加值高的農作物,他們還是用傳統的耕作方式,趕著毛驢種地耘地,所以在內蒙農村就出現了,大面積的現代化的耕作方式跟傳統的耕作方式並存,眼前的農民正在趕著毛驢在穀子地裡除草呢。

內蒙的丘陵地帶的旱地穀子,碾出來的小米的黃橙橙的,做出來的小米乾飯噴噴香,把大鍋裡面的米飯都盛出去後,剩下的鍋巴,吃起來那種感覺,美極了。小米的營養作用在所有穀物裡面是最高的,過去農村婦女坐月子都要喝小米粥的,孩子媽媽如果沒有奶水,就是要飲小米湯的。可以說北方人都是小米養大的。所以北方漢子看上去都敦敦實實的。


這是地膜西瓜,在北方過去能夠吃到自產的西瓜得到老秋的時候,現在地膜技術的運用,西瓜可以早上市兩個月,如果在大棚裡面種西瓜,那就可以任意時間上市了,其實內蒙最好吃的西瓜還是不用現代技術,種在沙地裡面的西瓜,立秋以後才開園的西瓜最好吃,那種西瓜吃一口,保證你記一輩子。

內蒙的土豆那是沒的說了,吃土豆全國各地都到內蒙來拉。內蒙的土豆已經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方式,大壟深溝滴灌,這些都是為了運用現代技術,在內蒙無論氣候還是土壤,都特別適合種土豆,現在承包土地的老闆還引進了荷蘭的新品種,已經試驗了一年,現在已經大面積種植了,這種土豆好吃個大,增產百分之二十。

失去土地的農民,收入比原來多了不少,而且還有保障,現在他們每天干活收入一百多都是現錢,承包出去的土地也是上交租,風險都轉嫁給了承包土地的老闆,這些年承包土地的老闆,市場把握不好的都賠了,每年種什麼,春天看好,秋天就完全過剩,增產不增收的情況很常見。


現在到農村去,土地集中了,全面運用了現代技術設施農業,放眼望去田野一片生機勃勃,你看,白色的塑料薄膜覆蓋著西瓜秧苗,逆著太陽光看晶瑩剔透特別壯觀,緊鄰西瓜苗黑綠色的是土豆,黑白相間,讓大地披錦繡,這是美麗的田野,希望的田野。

給承包地老闆幹活的農村婦女們,她們在田壟裡勞作,一天一百五十元,她們掙得比白領都多,鄰里鄰居她三嬸子,她二嫂子,一起幹活有說有笑,中午老闆還要管一頓飯,這樣的待遇,比到城裡打工強多了。

穀子地裡的大媽,太陽沒出來就到地裡來了,她兩腿跪著,在給穀子間苗,種穀子的都是自家的土地,田壟不是太直,明顯不如機器種的,因為毛驢拉著犁杖耕種總是走不那麼直溜,但小門小戶基本上還是這種傳統的耕種方式,頭幾年穀子價格高,一斤能賣到三塊多,小米的價格長到七八塊錢,現在穀子價格已經跌倒一塊五左右,小米的價格四塊左右,農民自己種地真的不如把地承包出去,踏實而且收入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