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000點: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A股3000點: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行情定義:

周線反彈結束

六線分析法:

15分鐘中低位金叉,反彈至中位;30分鐘調整至中低位金叉;60分鐘調整至中低位;日線調整至中低位;周線反彈至中低位死叉;月線調整至中低位。

PS: 60分鐘及以上四個級別指標,仍在調整過程中。所處位置與昨天相比變化不大,指標修復仍需時日。15分鐘指標的反彈,雖然帶好了30分鐘指標,但15分鐘指標上行太快,所以持續性值得懷疑。而30分鐘指標雖然金叉位置較低,但60分鐘仍為空頭排列,因此反彈失敗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不看好此輪15和30分鐘的同步反彈,失敗概率極大。從今天收盤情況來看,無論60分鐘及以下短週期,還是月、周、日長週期,都不太利於市場馬上扭轉頹勢。因此,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耐心等待長週期指標,出現見底信號,再考慮進場,或加倉事宜為上。

A股3000點: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行情回顧與解讀:

今天上證綜指繼續震盪走低,再創年內調整新低,劍指3000點整數關口。早盤指數跳空低開,回補裂口後開啟下跌模式,臨近午間收盤,已跌至3000點上方。午後指數在3000點附近止跌,隨後在低位窄幅震盪,尾盤跌幅收窄。今天市場仍舊延續滬強深弱格局,倚仗銀行、煤炭護盤,滬市跌幅明顯小於深市。深成指、中小板及創業板指數跌幅均在1.5%附近。今日上證綜指再探年內新低,重心已下沉至3000點上方,雖有權重護盤,但場內資金依舊奪路而逃。市場價跌量增,毫無止跌跡象。

A股3000點:我們不一樣,有啥不一樣?

上證綜指跌至3000點附近獲得明顯支撐,看似守住3000點信心很是堅決,但實在是沒有必要,3000點無非是A股市場最後一塊遮羞布而已。股災過去已近三載,市場始終無法恢復元氣,3000點市場中樞早已名存實亡。點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氣和資金。市場追逐熱點的資金被冠以妖精的名義,坑殺殆盡。管理者反覆強調抑制市場暴漲暴跌,暴漲被抑制了,暴跌卻總是束手無策。A股市場無限擴容,場內資金幾近乾涸,空拉指數無非是虛假繁榮。既當表子又立牌坊的資本市場,不是健康的市場,更無法成為經濟的晴雨表。所以,3000點這塊A股市場最後的遮羞布,不僅毫無意義,更有被扯掉的必要。

公益標的: (見內參)

——————————————————

碼字三小時,閱讀兩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