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类脸谱:清军围攻洋人馆区久攻不克,战况令人啼笑皆非

晚清拾遗录(十二):病急乱投医。

光绪二十六年的六月至八月,优势清军对困守东交民巷的洋人展开围攻,人数更多的义和团拳民也大张旗鼓地前来助战。是年六月二十一日正式宣战,面积不大的洋人馆区被围成了铁桶,以英馆为中心的防线上,每处都有清军的进攻,与英馆一河之隔的肃亲王府由日军和意军防守,而负责进攻的清军接近四千人,他们先是用大炮将王府的围墙轰出一个缺口,接下来的进攻却像照搬演义小说的桥段,一根长长的竹竿从缺口处伸进来,竹竿上捆着一块浸透油后点着的破布,寄希望于用这个“火攻”方式将王府点着,但是洋人很轻松就将这块燃烧的破布扑灭,清军也没有趁着“火势”发动进攻,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的另类脸谱:清军围攻洋人馆区久攻不克,战况令人啼笑皆非

但是,这样的战况不在少数,清军在战地的表现令围观者印象深刻。在战斗之余,清军的业余生活十分惬意,城墙脚下用杉杆搭着木架,上面架着铜炮,每尊铜炮上都有名字,地上靠墙铺着席子,清军有的躺在席子上睡觉,有的买几包熏肉喝酒,也有闻者烟土谈天的。因为铜炮都是前膛炮,放几次便太热不能继续工作,这时一个军官就到炮台上对另一个人说:“您下去歇一歇,喝一盅,这家的菜真有味儿。”另一个则说:“二哥,您太周到咧!”为了能够上演火攻英馆的计划,清军汲取了之前破布太小的失误,选择点燃了英馆北边的翰林院,但是放火时风向突然改变,大火就在翰林院蔓延开来。

历史的另类脸谱:清军围攻洋人馆区久攻不克,战况令人啼笑皆非

其后,英军冲入翰林院,将大批珍贵书籍抢出,然而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将其掩埋起来,发现这些珍贵书籍上都洒满了煤油,可以判断这些书籍是被清军用作火攻武器的一部分。被围困期间,联军还联手制造了一门大炮,炮身是由美军铸造,炮车则由意军负责,至于炮弹用的则是俄军的炮弹。原来是俄军在开拔馆区时,将炮身遗忘在了天津火车站,只携带了一千枚炮弹,守卫馆区的联军一致认为,这种事情也只有俄军才能干得出来。眼见着久攻不克,主战的大臣忧心忡忡,然而只能过过嘴瘾,提出的计策莫过于引玉泉山的水,来一场水淹馆区,要不就是让水师从天而降,开到内陆来参战。

历史的另类脸谱:清军围攻洋人馆区久攻不克,战况令人啼笑皆非

最终,清军挖掘地道的计策倒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被防守的法军识破,也效仿之挖地道反击,而且还挖出了元代的石炮以及沟渠,成了一场考古发掘。战至七月中旬,双方短暂停火,美军开始大大咧咧地坐在城墙工事上和清军有一茬没一茬的聊天,至于双方能听懂多少则不重要。一名荷兰守军还跑到了清军阵地参观了一下,发现阵地上竟然已经没人了,于是捡了两百多发子弹带回来,送给了弹药匮乏的日军。义和团早已与清军沆瀣一气,在荣禄拍给李鸿章的电报中,这样描述义和团的影响:“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各营卒亦皆大半,城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围攻馆区啼笑皆非的战况,再次坚定了荣禄此战必败的判断,这位庙堂手腕丝毫不逊于的李鸿章的权臣,开始紧锣密鼓地给自己安排后路,至于清朝的后路何在,似乎只是庙堂之上两宫才需要关注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