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孩子所學會的東西

到底是別人教給他的

還是他自己經過探索掌握的

估計大多數人會本能的認為

當然是別人教的

一個小屁孩兒自己能學會什麼

我起初也是這麼想的

而當我看過一個叫“牆中洞”的實驗後

才發現我根本什麼也沒教會他

所有他能做、會做的事情

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我只是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這個極有創意的教育實驗

是由印度教育研究專家蘇伽特·米特拉組織的

他在印度貧民區的一面牆壁上挖了一個洞

把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嵌進洞裡

結果,他發現那些貧民區的孩子

居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用電腦上網

甚至還有人學會了英語

這個實驗最有價值的貢獻是

他告訴我們

孩子天然就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那我們不禁要問了

既然孩子們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老師和家長還有什麼用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真實的案例

帶孩子去過中國科技館的家長

應該會對一個潛水艇的模型有印象

很多孩子也都按過那兩個升降按鈕

但從中學到的東西卻不盡相同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我見過一個小女孩

對潛水艇充滿了好奇

使勁扯著媽媽要玩一會兒

但媽媽卻惦記著讓她去體驗坐飛機

於是就沒好氣的對孩子吼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我真為那個孩子感到惋惜

多麼好的一個探索學習的機會

就這樣被媽媽無情的忽略掉了

我還看到另外一位家長

在陪著孩子玩潛水艇模型時

非常有耐心地跟孩子講

潛水艇升降的原理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講完後就帶著孩子離開了

也許他覺得孩子已經懂了

沒必要在這上面再浪費時間

但孩子是否真的弄懂了

我們不得而知

輪到我和小米玩時

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

他自己能不能搞明白潛艇的原理呢

所以我並沒有急著告訴他

等他玩了兩個過程後

就開始問我一些問題了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我知道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只是不確定對不對

所以不敢講出來而已

所以我鼓勵他試著講講看

小米邊玩邊仔細觀察

然後不確定地對我說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雖然我知道並不是這個原因

但感覺他在開動腦筋思考

並且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我繼續鼓勵他再想想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小米的思路並不沒有完全打開

如果這時候給些引導

也許他會有不同的答案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你給孩子的答案很完美,但卻擋了他探索的路

我就這樣一直引導小米思考

讓他自己觀察發現潛艇的秘密

回家後他還拿瓶子做類似的實驗

進一步印證他所學到的知識

後來我也曾回頭想過

如果我只是陪著小米讓他自己去玩

不干涉、不講解、不引導

他會不會自己搞明白那個潛艇

會不會再想到浮力等其他更多的東西

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

但我至少可以回答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

我們老師和家長在孩子自主學習過程中

到底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教給孩子知識

和孩子經過探索與思考獲取知識

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首先

我們應該是一個興趣的發現者和保護者

我們要善於感知孩子的興趣所在

當發現孩子對某事物感興趣時

要去肯定和鼓勵他的這個興趣

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興趣的價值和意義

可以說孩子的每一個興趣點

都可以引申出跨領域的深度學習

其次

我們要做孩子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助手

不要妄圖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

全都灌輸給孩子

即使孩子全部都能接受

他充其量變成你現在的樣子

引導者的一個最重要任務是

啟動孩子自主學習的引擎

然後給孩子不斷的畫出一個個座標

讓他自己上路探索

而不是順著你開闢好的路

去到你想讓他去的那個地方

而助手,更像是服務的提供者

要儘可能為孩子提供探索的機會

讓孩子享受探索的過程

而不是告訴孩子結果和答案

我們這一代父母都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長大的

給孩子灌輸知識和正確答案

已經成為我們的思維定式

但我們的孩子將來面臨的世界

知識隨手可得

人工智能將碾壓所有的知識型選手

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怎樣創作性地解決問題

怎樣在未來的競爭中生存

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不斷地反思

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身份定位

將最終決定孩子的成長模式

也終將決定孩子的未來

我們到底要做怎樣的父母

希望你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