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五月初五將至,那天正是我們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對於端午節,大家除了享受它的節日氛圍外,應該對於十幾年前的中韓“端午之爭”不陌生吧?不過申遺成功,並不代表就能“搶注商標”了,因為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端午節成為了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與其多說無益,還不如將這個節日好好辦好,但是在那之前,你真的認為自己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嗎?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第一種: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也就是春秋時期有名的介子。在東漢蔡邕《琴操》中記載,五月初五紀念介子推。

介子推當時跟隨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一心一意效盡犬馬之勞。當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因周室內亂,急著趕去勤王,而沒有及時的論功行賞。其他當初一起跟隨的人,都主動請賞,甚至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可是介子不一樣。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介子認為這都是自己的本分,於是隨而隱居綿山。直到晉文公想起來這事後,打算重新重用他,他都沒有出來。最後在晉文公的“一把火”中,死在了一棵枯柳樹下。

晉文公為了哀悼介子推,在那一天,逐漸形成了寒食節,而由於粽子也屬於“冷食”,所以有些人認為,最早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當然了,更多的人都認為是清明節。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第二種:紀念屈原說

屈原與端午節,是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的。而這最早的“捆綁”在一起的記載,根據聞一多大師的考證,最早有記錄的,應該是在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屈原在楚國國都被攻破的時候,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投汨羅江而死。而人們為了尋找屈原而駕駛小船的行為,逐漸的形成了今天的賽龍舟;而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投了米這些食物,就形成了今天的粽子。

雖然紀念屈原說比紀念介子推說晚了有兩百多年,但是在國人看來,還是屈原更能代表端午節!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第三種:紀念伍子胥說

伍子胥在當時是楚國人,不過因家人被楚王殺了,於是投奔到了吳國。

伍子胥在當時建造了闔閭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城。之後,伍子胥在輔佐夫差的時候,主張直接滅掉越國,只可惜夫差沒有聽從。還聽信讒言,賜死了伍子胥,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將伍子胥的屍體投到了大江之中。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三年之後,吳國被越國滅掉,而這時的吳國百姓才更加的想念當初那個國之柱石伍子胥。所以在這之後,在江浙一帶都有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之日,也就是濤神一說。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第四種:紀念黃巢說

據說在黃巢起義的時候,當時的老百姓都驚恐他的軍隊是吃人大軍,於是所到之處,都紛紛出逃。

直到有一天,黃巢在路上見到一個婦人,因深受這個婦人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的忠義之事,讓她在黃巢攻城之時,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就不會受到侵擾。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婦人回到去後,又與鄰居分說,眾人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在門口插上了菖蒲和艾草,結果黃巢的軍隊真的沒有侵擾他們了。於是這一種習俗就流傳了下來,形成了端午節插菖蒲和艾草的習俗,而端午節也變相的成為了“紀念黃巢”。

其實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很多的傳說,像端午是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為了紀念越王勾踐在小舟操練水軍、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孝女曹娥等,不過在國人看來,其他的應該都取代不了紀念屈原一說吧!

差點被韓國人“搶走”,還跟黃巢有關!你真的瞭解端午節嗎?

端午節即將來臨,大家是不是已經約好回去吃粽子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