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為始。午是正中,“一縱一橫為午”,縱橫交錯才正中,交錯為陰陽爭,所以,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斬首,是為整肅,端正。由此,陰陽交錯立正,才是端午節的原意。——朱偉《微讀節氣· 端午》(節選)

食九子粽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節日食品。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喝雄黃酒

雄黃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認為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

懸艾葉、香囊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唐·文秀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端午:五月初五日,碧艾香蒲處處忙


臨沂大學新媒體中心

文字:黃茜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