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五湖四海,都為武當功夫而來 老外:我就愛中國太極文化


太極玄虛若鏡清。乾坤元是鏡中形。中國太極業已演變成一種顯性、通用的語言,即使素不相識,也不能對話溝通,只要演練一套太極拳,就能表達情感,交流思想,傳遞能量。太極正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樑,越來越受到世界喜愛東方文化的朋友的青睞。

這個印度小姑娘去年高中畢業後獨自一人選擇到武當山完成自己的畢業旅行,和其他人不同,她的這次旅行不單單是遊山玩水,而是把“道”的思想融入其中,知行合一。因為在新加坡讀書的緣故,她對中國文化迷戀至深,太極是她探索中國歷史文化的“法門”

來自美國的賈斯汀懷揣著“功夫夢”來到武當,起初他會有擔心自己形單影隻,但當他踏入武當時顧慮完全打消了,和他同樣膚色的“兄弟”早已在此修道。武當山登記在冊的“洋弟子”已多達20000餘人,常年在武當修習的竟有7000人。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遍佈全世界。有人在這裡落地生根,或隱居山林,或在武館任教,或做文化交流。 越來越多的選擇遊學的方式,短期學習1-2個月,回去上班後再返回繼續學習。

太極在中國國內的“語境”和“場景”裡等同於大爺大媽和公園,功能則等同於廣場舞。 但在這些洋弟子中,他們的概念更多的是功夫和神秘文化,道在他們看來是一種神秘的東方力量,而太極功夫是一塊敲門磚。

五湖四海慕名而來的洋弟子以年輕人居多,普遍年齡集中在20-35歲,這和國內大相徑庭。這也讓太極傳播者們思考,怎樣突破現實的困境,讓更多國內的年輕人喜歡太極文化,讓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更好地弘揚。

就像瑜伽,源自印度的古老文化,現在不僅風靡世界,也成了時尚的象徵。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太極,再被國外年輕人迷戀的同時,也要向內尋找傳播的方法和路徑。

來自法國的泰山17歲來到中國起因是功夫電影對他的影響,想做一個李小龍一樣的功夫明星。隨著學習的深入,太極拳背後深厚的太極哲學思想以及傳統道家文化深深吸引了他。他和他的幾個朋友不僅學習太極拳還開始學習研究道家醫藥和針灸推拿。

武當三豐派的道長們也突破傳統,以開放創新的心態善待世界各地的太極愛好者。他們也開始學習英語,研究各個國家的文化習俗,以便更好的教學交流。文化傳承在潛移默化的雙向學習中得以沿襲。

武當三豐派秉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開枝散葉,加強對外交流,通過國際武林大會的形式,為喜愛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們提供交流的平臺。在貴州福泉舉行的國際武林大會吸引了100多個國家的太極拳團隊參加,第一次在武當之外帶動了區域性的文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