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在顺治年间,多尔衮公开以皇上的父亲自居,他的称号叫皇父摄政王。

只有皇帝的母亲下嫁了,多尔衮才可能被称为皇父,如果没有下嫁,不可能出现皇父这么个词。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当然多尔衮的称谓是逐渐变化的,根据《清史稿多尔衮传》记载:1644年的时候,他的称谓是叔父摄政王。

1645年,有的汉人提出,认为是叔父摄政王这个称谓不严谨,谁叔父?是全天下人的叔叔?他是皇上的叔父,那您不能叫叔父摄政王,应叫皇叔父摄政王。

1648年,汉人又建议,您不能叫皇叔父摄政王,叫皇父摄政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按照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思想一推就知道,太后下嫁了呗。太后不下嫁他怎么能叫皇父摄政王,怎么能成皇上的爹呢,皇上的叔父是叔父,爹是爹。孝庄太后肯定是下嫁了,而且他们还举出了一个顺治的诏书。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顺治诏书说,“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我们在中国历史档案馆发现,凡是汉文都是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自己就这么写,皇父摄政王,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皇上的爹,你还能说不是吗?

而且据我们专家考证,多尔衮的称谓,所有的清宫档案里面,凡是1648年到1651年初这之间,这两年半文书写的都是皇父摄政王,而且这种皇父摄政王的称谓不仅仅在我们大陆有这种说法,在朝鲜半岛也有这种说法。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朝鲜的《李朝实录》有这么一段记载,朝鲜的李朝对中国的文书,称他自己为国王,他在他自己国内管自己叫皇上,所以这个皇上就是朝鲜国王,他说“上曰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举何措。”皇上问属下人,属下人叫什么呢?叫金自点,这个金自点曰,“臣问于来使”,我已经跟清朝的使节问过了,“则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金自点说的什么意思呢?我问过来使了,这个清朝的使节说我们现在去了一个叔字,变成了皇父,满天下的人都很高兴,朝贺,我们现在这个多尔衮与皇帝是一体的。

当时这个朝鲜的皇帝说,他叫“上曰,然则二帝。”他说,我知道了,清朝俩皇上。不可能出现俩皇上啊,那就是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上,那怎么成为太上皇,那只有太后嫁给小叔子才能成为太上皇。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我们能够看到,朝鲜他一个属国,受汉文化的影响,他都能明白,从这个短短的信里面,他都能够完全判断出来这个多尔衮娶了孝庄皇太后过日子了。

从这一个字,皇叔父和皇父,朝鲜人都看出来,你肯定嫁了,不然的话不可能出现这种事。难道清朝人不懂?清朝的满洲人他不懂?那些投降清朝的汉族官员他没念过孔夫子的书,他也不懂皇叔父和皇父不是一回事?您蒙谁啊?说没下嫁?没下嫁您把皇父跟皇叔父给我考证明白,您怎么让他划等号,不仅如此,还有新的证据呢。

多尔衮死了以后,顺治皇帝生气,给他捏造了很多罪状,当中有两句值得我们考证。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经常出入皇宫内院,孝庄太后没下嫁谁相信?

一个罪状是说他自称为皇父摄政王;第二个罪状,说他亲到皇宫内院。顺治帝做皇上,你还到皇宫内院找谁啊?就说顺治是一个小孩,这宫廷里面你找谁,如果你没有太后撑腰,你自己跑皇宫内院干什么?

从这儿更加坚定了,孝庄太后的的确确就是下嫁,肯定没有别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